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工资统计数据真实化只是个开始4pprwf0v [复制链接]

1#
为什么会得白癞风

工资统计数据真实化只是个开始


由上世纪50年代沿用至今的职工工资统计办法有望得到革新。近日,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将在明年公布纳入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后的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将私企纳入工资统计范围,无疑会让职工工资的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准确。但据业内人士估计,一旦按照新的范围统计全国平均工资,最终的测算结果肯定会在目前工资水平之下,甚至不排除大幅下降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私企职工工资整体要明显低于国有及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大大提升的过程中,私企的经济贡献度不断提升,但是国企与私企职工的受益水平表现却存在明显差距,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性面临拷问。 我国目前采用的职工工资统计范围仍刻有计划经济烙印,并未将私企要素考虑进去。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私营企业已经占到全国登记企业总数的99%以上,产值约占全国的6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劳动工资统计范围只覆盖了约1.1亿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其统计准确性着实难以让人信服,而被剔除在统计范围之外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务工人员以及农民工的工资明显偏低。据报道,200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7071元,只相当于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平均工资的58.4%。在珠三角一带,农民工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工资收入甚至只涨了68元钱。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工资统计数据逐年攀升,但事实上很多人却难以感同身受,直言自己的收入水平属于“被增长”了。更为重要的是,据此而制定的社保、养老金的缴费基数也不断抬高,超越了很多从业人员的承受范围。 随着工资统计工作的革新,相关数据失真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范围更迭之间,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更显突出。原有统计范围之内的国有、集体、外商投资等其他经济单位,其企业职工的整体收入水平要远高于私营企业一般职工。其中,某些国有企业职工工资近年来的增速更是位居首位。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垄断国有企业的高工资状况,已经是人所共知。据报道,2008年,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员工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却享有了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一半的收入。 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型国企成为“高工资”聚集地,并非完全是其经营运作高效率的结果。一方面,在石油、电信等行业,*策准入门槛限制在现实上将众多私营企业屏蔽在外,大型国企利用垄断优势得以把控产品的定价权,从而能够在不必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维系丰厚利润。更何况,即便是预期盈利无法实现,乃至出现亏损,财*资金也会“倾囊相助”。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频频获得巨额财*补贴就是一个明证。与之相对比的是,私营油企即使能够跻身行业之中,也无缘获得财*资金的垂青。另一方面,在国内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融资渠道环境下,大型国有企业则因其背靠国家信用成为了银行放贷的重点。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有的“手握重金”的国有企业竟然弃主业而不顾,争相进入房地产业掘金,甚至成为“地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多年来却一直无法有效解决,资金链紧绷成为影响企业壮大的首要瓶颈因素。由此一旦遇到金融危机等系统性风险,中小企业就会游走于生死边缘,企业员工福利更是成为奢谈。 工资数据统计范围的革新,在说明我国私营经济发展已不可被忽视的同时,也暴露出根源于资本属性差异而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统计数据真实化只是一个开始,改变私营企业成为工资“洼地”现状,理应随之而提上议事日程。(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