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仲景以四相之一命名方剂,其意义可想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古代为了研究星空,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然后又将它们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把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国古代认为四象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东方青龙木、西方白虎金、南方朱雀火、北方玄武水。在中医学中,也以四相的名称来命名药方,如《伤寒杂病论》中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朱雀汤、真武汤等。青龙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以五行论,东为青色,故青龙为东方之神,也称为“苍龙”,能飞腾,能翻江倒海,能行云降雨。张仲景命名青龙的原因,必然与水有关系,大青龙汤能发汗解表,是发汗力最强的方子,得名也由此而来。

《伤寒论》说:“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伤寒论》又说:“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太阳中风脉浮紧”,按理说中风应当浮缓,这里却是脉浮紧。“伤寒脉浮缓”,按理说伤寒应当脉浮紧,这里条文却是脉浮缓。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历来是伤寒学者争论的一个焦点。《伤寒例》中说:“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明代医家方有执说:风则伤卫,是桂枝汤证;寒则伤营,是麻*汤证;风寒同伤营卫是大青龙汤证。意思是说,风为阳邪,卫为阳气,同气相求,风邪容易伤卫阳;寒为阴邪,营为阴气,同气相求,寒邪容易伤营;如果既有风伤卫的表现,这就是风寒同伤营卫,也就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

方有执把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这种学术观点重新整理,划分太阳病三篇的原文。喻嘉言附和于后,然后有一大群学者跟着支持这种学派。现代中医学者认为这种说法不符合临床实际,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疏泄,使营阴外越而为汗,汗出而伤营,所以说太阳中风证风邪不单纯是伤卫,也伤营。对太阳伤寒来说,我们说寒为阴邪,最容易伤阳气,肯定要伤卫阳。寒为阴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外闭卫阳,内郁营血,外闭卫阳导致了无汗、发热,内郁营血,寒主凝滞,使气血涩滞,经脉拘挛,而出现了全身的疼痛,所以寒既伤卫阳,也伤营阴,因此现代医学不再提倡“风伤卫,寒伤营”的这个学说了。至于条文中的中风,还是伤寒,我们不用去管它,重点是看它的症状表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临床特征,所以它就是伤寒。

不汗出是寒邪闭表的特征,烦躁是寒邪闭表,阳郁而化热,郁热扰心,才出现了烦躁。所以,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汗出而烦躁。阳气郁在体内化热,须用发汗法来除其热。我们看大青龙汤的原方:麻*六两,桂枝二两,灸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大青龙汤麻*用了六两,是麻*汤中麻*剂量的一倍。因为这个证候,寒邪闭郁比较严重,不重用麻*不足以开表发汗,所以要重用麻*,治风不外呼桂枝,麻*,桂枝结合而有青龙之名。太阳证初病一般不用石膏,因为里有郁热,所以要加石膏以清热并生津液。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液;无津不作汗,又可以充汗源。杏仁配麻*,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

张仲景用此方治疗伤寒发热,恶寒不得汗出,烦躁不得眠,发汗则欲,有如天气炎热之极,一场雷雨而降温,也就是说有药到病除的效力。因为大青龙汤是治疗里热表寒的发汗重剂,所以张仲景用此方也相当谨慎,故有下面的说明。桂枝汤中不用麻*,是不让病人发大汗,麻*汤中用桂枝,是怕病人发汗无制。汗多则亡阳,变生其它病证,表虚而不固,阴盛而格阳,烦躁失眠的症状更重。本方发汗作用强烈。体质较好者,用之无妨;体质较弱者,应当慎用;若脉搏微弱,出汗容易受凉者,绝对不可使用。临床应用中,患者出汗后即停药,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因出汗过多而伤身。

总之,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咳吐*痰,鼻流*涕等症状。也可治疗溢饮热证,类似于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肾病等所引起水肿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剂。里热明显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天花粉。咽喉痛甚者加银花、连翘、牛蒡子;浮肿者者加茯苓、泽泻、;热甚者加大青叶、蝉蜕;气血虚甚者加*芪、白术、生地、何首乌;小儿夏季外感高热:咽红、扁桃体肿大加银花、蒲公英、牛蒡子;烦躁不安也可加钩藤、蝉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