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伤寒论第293条 [复制链接]

1#

(原文)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译文)

患少阴病八九日后,由于阳气的来复,患者表现为全身及手足均是发热的症状,这是由于少阴病邪转出,其热转至在太阳膀胱腑,灼伤血络,必然会导致小便下血。全身及手足发热则是由热邪循经外出所致。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阳气来复化热转移至膀胱血分。

(学习心得)

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种证型。本条之“一身手足尽热”,是在经历了“八九日”后出现的。

是什么样的少阴病可以出现“一身手足尽热”这样的阳证呢?

郝万山教授认为:“这应当是寒盛伤阳的少阴病,而不是正衰为主的少阴病”。

因为寒盛伤阳的少阴病,即由于人体真阳未衰,在经历了“八九日”的病程后,人体正气蓄积力量奋起抗邪,每有阳气来复的机转,假如阳气来复阴寒自退,则病证或可自愈;但假如少阴阳气恢复太过,阳盛则热,少阴寒邪从阳化热,病证由寒变热,由阴转阳,形成少阴传阳证。

柯韵伯谓少阴传阳证有二,即“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是传阳明;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是传太阳”。

为什么说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是传太阳呢?

《灵枢-本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也”。膀胱能主一身之表,膀胱既受热邪则“一身手足俱热”,热邪伤及膀胱腑之阴络则便血。故仲景曰“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至于本条少阴之热外出太阳是出太阳之表呢,还是外出太阳膀胱之腑呢?郝万山谓:“但少阴外出太阳,并不是外出太阳之表,而是热移膀胱之腑,热伤血络,则见尿血证”。

少阴之热转移至太阳膀胱腑也称为“脏邪还腑”。由于少阴与太阳的表里络属关系,其病变常相互影响。当少阴阳气不足时,太阳之邪可以内入少阴,而形成少阴阳衰阴盛证;当少阴阳气来复后,少阴之邪又可以化热而外出太阳,出现肾虚血热的尿血证。

需注意的是本条之“一身手足尽热”要与少阴格阳证的假热相鉴别,少阴寒证格阳表现为一身热而手足冷。刘渡舟教授说过“仲景恐人将此处误认为少阴格阳,而写成一身手足尽热”。在这里“一身手足尽热”可除阴盛格阳外,仲景更是明确地告诉我们“以热在膀胱”,提示此热已由少阴复归太阳了。

对于本条的预后和治疗柯韵伯做了说明,他说:“此里传表证,是自阴转阳则易解,故身热虽甚不死”。在治疗上柯韵伯则说,“轻则猪苓汤,重则黄连阿胶汤可治”。可供参考。

网络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