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现存最早的灵枢 [复制链接]

1#

本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人体病理诊断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与《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称“传统医学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由《灵枢》与《素问》两部分组成,从内容上来看,《灵枢》的成书年代早于《素问》,《灵枢》多讲治病方法,《素问》多讲根本源流,两者相互补充,相互说明。

《灵枢》注本宋元以前已不可考,直到明代末年,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全注本,即马莳撰写的《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开《灵枢》注本之先河,之后注家蜂起。

马莳认为《灵枢》文字古奥,而前人未对《灵枢》全书进行注释,而《灵枢》内容“大体详全,细目俱备,犹儒书之有《大学》,三纲八目,总言互发,真医家之指南,其功当先于《素问》”,所以为之作注解,以阐发其意。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共九卷八十一篇,首刊于万历十四年(年)。原文以南宋史崧所藏《灵枢》传本为底本,逐篇逐节加以注释。

马氏注释《灵枢》,采取“以经解经”的方式,即引证《素问》来注解《灵枢》,依据《灵枢》来阐明《素问》,始终不脱离《黄帝内经》的理论框架,从而保证了释义的纯正。马氏将经文分段注释,先概括大意,然后解释字词,串讲经文,解说部分浑然一体,引经据典,与经文环环相扣。马氏擅长针灸之学,拥有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在注释中对经络、穴位部分较为详细明了,并附有图解。

马氏运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进行深入的剖析,使古奥的经文变得平易明白,为后人阅读《灵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贯通全书、彼此照应的注释方法,也影响了后代的张志聪、张介宾、高士宗等人。

本书现存的版本有明万历十六年宝命堂刻本、万历四十八年潘之恒刻黄海本、清嘉庆十年古歙鲍氏慎余堂本,以医院藏版。

原典纪书局提供的为:日本宽永年间刊本,线装为七册。

作者简介:

马莳,字仲华,号玄台,清代为避康熙皇帝讳改为“元台”。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天启年间,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著有《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深受后世医家推许。

————————————

上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图文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或咨询古籍善本、中国古画高仿复制定制、图书代理出版,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