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论诊疗不仅靠症状总结规律更重要的是内 [复制链接]

1#

伤寒诊疗内在机制

不论内伤还是外感,因为组织脏器由经脉相连,就会呈现原发病证和继发证的区分,故而中医有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法则。区分标本就是证和症的关系。继发证就是标,就是证;原发症即病,就是本。

中医文化

症即症状,是病人感到的自身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征象。症是分析与判断病证的原始依据,主要包括症状(如头痛、咳嗽、胸闷)和体征(如面色白、舌质红、脉弦滑)。

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或可认为证是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划分。

任何医学的诊疗体系必须建立在结构和功能机制基础之上,才可以把握证和症的内在关系,也就是原发病和继发症的关系规律,也就是内在机制的把握。古中医“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就是在把握人体结构功能的内在机制,不单把握宏观解剖生理层面的机制,还把握了胚胎机制,这才建立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体系。只有具备人体这一结构功能机制基础,然后才能向外旁及到运气学说,也就是先把握机制,然后再把握规律,这是中医原始诊疗体系的核心所在。反之就会陷入知道规律不知机制的误区中去,最后结局就是陷入单纯的症候群总结和以外猜内的数术总结思维中去:此两者都是规律把握,不是机制把握,也就是知证不知症。

生命体的存在不能离开其存在环境,但是生命体有其独立内在机制,否则古中医也不立天地人三才理论,而论人道,必须以人道机制为基础,然后旁及环境的天地系统,这是一定的道理。因此,我们研究古伤寒理论的诊疗体系,必须立足人体结构功能机制。《伤寒论》虽然是一部临床实践性的著作,但是其背后依据的都是原始中医理论。《伤寒论序》仲景自序言:“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从其原文看,整部《伤寒论》论点多为人体诊疗体系,而运气观点只在讲“伤寒欲解时”寥寥几条,可见仲景对素灵核心把握确实非常到位,时至今日虽然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背后的原理机制,但是根据仲景诊疗解说还是非常有效。

现代医学在近代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机制研究上从肉眼可视的解剖学机制,到光镜下的生理机制,再到电镜下的组织胚胎学研究,最后到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相当细致。诊疗体系内在机制研究成果,为古中医内在机制研究提了丰富的材料,中医“十度”机制之谜也到了该解开的时候了,自然古伤寒理论的内在机制也就解开了。由此,古中医理论才会重新焕发生机。

作者:李茂春

愚一生之心血,旨在言传古之先贤大德之慧命也!

本文为作者多年对中医经典学习思考,感谢大家扶正。

感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