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哪些鸡蛋不建议吃 [复制链接]

1#

鸡蛋被称为“全营养食物”。

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2.58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

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黄里,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含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

鸡蛋还拥有人体每天所需8%的磷、4%的锌、4%的铁、12.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

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鸡蛋也不例外,关于鸡蛋的说法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认为吃鸡蛋过多会促使心脏病和癌症发生,这样的说法可信吗?

鸡蛋,是心脏病和癌症的加速剂吗?

浙江大学的教授曾经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对52万美国人进行调查,以此研究鸡蛋和胆固醇的摄入与全因、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对这些美国人进行长达16年的调查中发现有12万多人死亡,对数据进行统计后,研究人员发现鸡蛋的摄入量和全因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额外摄入克的胆固醇,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19%,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6%,癌症的死亡风险增加24%。

最后浙大的研究人员解释:吃鸡蛋会增加死亡率,主要考虑蛋黄内的胆固醇会堆积在动脉内,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栓风险,这样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吃鸡蛋的时候再吃肉,肠道内的某些细菌会把鸡蛋内的胆碱和肉类中的胆碱结合形成三甲胺氧化物。

三甲胺氧化物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于人体会造成较强毒性,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死亡风险。

浙大的研究证明吃鸡蛋会增加权益死亡率,那是不是我们不能继续吃鸡蛋了呢?其实这项研究存在局限性。

浙大的这项研究仅仅是一个观察性的研究,并不能有力证明鸡蛋和死亡率之间关系,美国人和中国人饮食习惯,营养情况,疾病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之前我国有人对超过50万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吃鸡蛋的人和不吃鸡蛋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18%,对于国人每天吃鸡蛋不仅不会危害健康,还有助强健体魄。

鸡蛋虽然含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但并非所有鸡蛋都能放心吃,尤其是以下这几种鸡蛋,尽量不要端上饭桌。

哪些鸡蛋不建议吃?

——溏心蛋

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溏心蛋,这种鸡蛋的蛋黄不怎么熟,还能流动。现实中,很多朋友都喜欢吃这种鸡蛋,一方面,认为溏心蛋的口感很好,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

这种鸡蛋口感确实比较好,但是鸡蛋未完全煮熟,其中会含有部分细菌,也会增加感染疾病风险。研究发现,鸡蛋只有煮熟了,才有利于人体吸收营养成分。

——油煎或者油炸的鸡蛋

很多朋友早餐都喜欢吃煎鸡蛋,偶尔吃一次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你每天吃几个甚至只吃煎鸡蛋,对于健康非常不利。

煎鸡蛋本身含油脂比较高,煎鸡蛋和水煮蛋相比不容易被人体吸收,高温下鸡蛋营养物质流失。

研究发现煎鸡蛋的时候会产生糖化蛋白物质,会加速细胞衰老。炸鸡蛋和煎鸡蛋相比危害真的过犹不及,高温下会产生杂环胺类、多环烃类物质,更容易增加致癌风险。

——不能扔掉蛋黄

有些人不喜欢吃蛋黄,而是选择只吃蛋清,但是蛋清所含营养成分相对并不高,比蛋黄差太多。

人体胆固醇主要是自身合成,仅有一小部分是从食物中摄取,即便患有冠心病,高脂血症,每天吃鸡蛋也没有问题。

建议大家吃鸡蛋时不要把营养价值高的蛋黄丢掉了,也不必担心吃一个鸡蛋会导致胆固醇摄入过多危险,还不如少吃一些油脂含量高的食物。

——毛鸡蛋

毛鸡蛋也是一道中国的特色美食,有的人觉得毛鸡蛋太恶心,对之敬而远之,有的人却对其垂涎三尺、趋之若鹜。特别是在江浙一道,毛鸡蛋风靡各种小吃摊。但吃毛鸡蛋真的好吗?

毛鸡蛋是有孵化不成功的鸡蛋制成,受温度湿度细菌等影响,蛋壳中胚胎已经死亡,其中营养不仅被胚胎几乎吸收殆尽,还会滋生大量大肠杆菌葡萄,球木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等,堪比“细菌培养基”。建议大家还是少碰为妙。

——散了黄的鸡蛋

有些鸡蛋外壳看起来和健康鸡蛋无异,但内部已经发生变质散黄的鸡蛋就是其中之一,这种鸡蛋通过外表很难区分。

散黄鸡蛋不仅营养成分大大流失,还可能会被细菌侵袭或者滋生有害物质,我们可以通过摇晃鸡蛋判断,如果有较强流动感就被认定是散黄鸡蛋。

——不要生吃鸡蛋

有些人认为生鸡蛋能润肺止咳,实际上不仅达不到这个作用,反而会带来健康问题,生鸡蛋容易携带沙门氏菌以及大肠杆菌,生鸡蛋更容易增加急性胃肠炎风险,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生鸡蛋含有蛋白质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要想破坏蛋白酶抑制剂,就需要把鸡蛋充分煮熟。生鸡蛋吃起来腥味比较重,口感比较差。

延伸——鸡蛋和哪些食物“相克”呢?

1,豆浆

鸡蛋豆浆,看似是一个非常有营养的早餐组合,其实如果真这样吃,对身体反而没有好处。单独饮用有很强滋补作用的豆浆,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2,柿子

吃完鸡蛋后吃柿子轻则会得食物中毒,总则会导致急性肠胃炎还有肺结石。一般而言,这两种食物同时吃会导致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

3,鹅肉、兔肉

鸡蛋还不能与兔肉、鹅肉等肉类一起吃。《本草纲目》中说:“鸡蛋同兔肉食成泄痢。”因为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生物活性物质,共食会发生反应,刺激肠胃道,引起腹泻。

4,糖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习惯,这样吃会导致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会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

5,茶

茶叶含大量鞣酸,吃完鸡蛋以后喝茶,导致鞣酸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道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还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危害人体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