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病的时候避免不了会出现似而非似的病症,这个时候就需要充分利用好四诊间的相互配合,以验证某一诊断的准确与否。当然在名医中单独以一个诊法行下天的也是有的,这毕竟是少数。人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生物体,各种症状也会随着不同情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伤寒论第一百二十一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而愈
这个病人好像是得了太阳伤寒,
可是又与太阳伤寒的病症不同,
之前我们说过太阳伤寒的脉象是浮紧,
而这个病人却不是弦紧的,
也就是说不符合脉浮紧的症状,
因此,不是太阳伤寒。
这个病人脉象是弱的,
在这儿我们可以把脉想像成一条河流,
水流不急的河流水量相对来说也是不多的,
那么对应我们人体的脉象来说也如此,
脉象为弱对应的血液中液体部分(主要是水分)也是偏少的,
这个时候人体的自然反应就是要多喝水,
以外界的水来补充血液中水分的不足,
怎么反应要多喝水呢?
也就是这个会感到非常地渴,
平时都说:渴了要多喝水;不要喝冷水,最好喝温水;运动量大的时候,最好要喝盐水,有利于补充身体的盐分和水。
此时如果用火烤的办法让病人以出汗的方式来消除感冒(太阳伤寒症),
病人本来血液中的水分就偏少,
对病人火烤迫使流出汗,
那病人身体的津液更少,
肠胃津液不足就会使吃下去的食物堆积在里面,
无法往下输送消化,
形成燥屎后也就产生会产生谵语的现象。
如果这个时候病人发热且脉浮,
说明还是症在表,
用药使病人出汗,
只要病人吃了药后正常出汗,
病人一正常出汗就代表身体的津液得到了恢复,
病人的病症就会痊愈。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鉴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