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13.html从我做起
预防夏季传染病
1
进入六月,伴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迎来了炎炎的夏季。由于这段时间气温波动较大,细菌、病*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孳生、繁殖,特别是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差,且发感染后,容易发生各种肺炎、病*血症等各种并发症,尤其要注意搞好卫生保健工作。
我园特意向家长朋友们提醒,注意以下几种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1
病*介绍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2
预防措施
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医院救治。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细菌或病*性腹泻病
1
病*介绍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主要有肠道病*、轮状病*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2
预防措施
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1.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已经烹调好的食品,不要再放回盛过生食品的碗内。出现症状要就诊。
2.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
3.患者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要使用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消*。
4.专家提醒公众注意,出现腹泻症状,只要及时就诊,一般会很快治愈,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
5.要少吃油腻、多吃清淡食物,不要吃隔夜菜,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时间最好也别超24小时。
猩红热
1
病*介绍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2
预防措施
1.在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
2.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
流行性腮腺炎
1
病*介绍
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2
预防措施
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
1、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婴幼儿可通过小儿推拿增强抵抗力,大点的宝宝可以推拿和勤锻炼结合,效果会更好)、多喝水。这是常见的腮腺炎的预防方法。
2、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早治疗。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的情况,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3、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
4、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出行要慎重。这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方法,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水痘
1
病*介绍
水痘传染性很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
2
预防措施
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水痘减*活疫苗(简称“水痘疫苗”),一般接种后2周左右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预防,就是要避免和病*接触,所以尽量不要和患者近距离面对面的交流,以免被对方飞沫中的病*感染。
1、注射水痘疫苗:医生一般推荐1周岁以上婴幼儿注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还有10%—30%的儿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既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应该接种水痘疫苗。
2、生活中的预防:
(1)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3)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也不去病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3、远离传染源:学校、幼儿园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对接触病人的易感者观察3周。已与患儿有过接触的孩子,可服用板蓝根冲剂,每天一包,连服3—5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1)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2)主要是由水痘病*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3)只要未继发严重细菌感染,普通型水痘预后良好,愈后局部亦不会留下瘢痕。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继发严重细菌感染的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播散性水痘肺炎、水痘脑炎等严重病例,病死率可高达5%~25%。水痘脑炎的幸存者还可能会留下精神异常、智力迟钝、癫痫发作等后遗症。
中暑
1
症状介绍
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引起中暑,这主要是因为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热量过度积蓄,水盐代谢紊乱造成。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下,中暑后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厥或痉挛,威胁生命。
2
预防措施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中暑表现时,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2.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医院。
3.夏季出门,最好躲避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间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风油精等;衣服也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少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日常生活
1
生活方面
夏季到了,天气变化多端,气温随着升高,就容易使病*和细菌大量繁殖,为了能保证幼儿的健康,请家长仔细阅读并注意以下几方面保健知识。
2
预防措施
1.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2.穿衣要舒适透气。3.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幼儿不带零食入园,不吃冷饮,更不能在游动摊点给幼儿买零食吃。夏季最好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等。天气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4.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合理营养,科学安排幼儿膳食。5.注意保持幼儿生活作息时间规律、充足睡眠。6.空调不宜调得过低,控制在27~28度,比室外低5~6摄氏度为宜。可用电扇代替空调,应放得离孩子远些。在保证室内通风和湿度的同时,为孩子在一天中较凉快的时间段安排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让教育成为生命的助力,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
发挥个人的潜能、感受天地万物的变化,
我们坚守爱尊重和谐创新超越!
路漫漫其修远兮,
柳林县双语幼儿园愿与您
同频共振,携手同行!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