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太阳病之伤寒 [复制链接]

1#
南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191006/7511920.html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是表阳证,是迟早要发热的。

不过开始得的时候,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有的人一有病就出现头疼等症状,看病的时候还没发热呢,可他转头就要发热。

无论已发热还是未发热,必恶寒呐,一定是怕冷的,所以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他一定怕冷,而且不汗出的(类型)怕冷特别厉害。

临床上也是,麻*汤证的怕冷比桂枝汤证的怕冷要重得多,尤其是大青龙汤证,冷得更厉害。

“体痛,呕逆”,由于一点也不出汗,人的气体不得旁达,不得旁出,像桂枝汤证它不是不往上撞,它也撞,但轻,所以桂枝汤也有干呕啊。

而麻*汤证一点汗也不出,气体一点也不往旁走,它都往上撞,所以它呕逆。

桂枝汤证身体不是不疼,也疼,但疼得轻,血管缓了嘛。

而伤寒是无汗,充血固然上面重,身上哪儿充血都比中风重得多,所以身体都疼,不光头项。

这就是有汗、无汗的关系,有汗脉缓,无汗脉紧。

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全紧。就像我刚才讲的脉紧、脉缓,脉紧,你拿手一按脉,界限非常的分明,这类太阳病就叫伤寒,伤寒是个证,就是太阳伤寒。

那么古人取这个名词(伤寒)跟中风一样,也是由于这一类的太阳病必恶寒,恶寒比中风明显、显著,所以就叫伤寒,伤于寒嘛。

这也不对啊。这也是拿现象当本质,古人那时候限于水平,没法分清致病的本质。

所以,我们研究中医,第一要搞清规律、方法,这是客观事实啊。

至于这种客观事实怎样来理解它,古人有时候拿现象当本质,那是错误的。

但是这种形象,也就是客观事实,是永远存在的。

现在也是啊,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这两种感冒,一个是有汗的,一个是没汗的。

那么古人管有汗的叫做中风,没汗的叫伤寒这是因为古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可我们现在就不应该这么认识了,还要说什么风伤哪了、寒伤哪里(这都是不对的),这明明白白的,现在都是常识了,不是什么科学专门的事了,还要那么讲(风伤哪、寒伤哪)就是错了。

可是这个“伤”和这个“中”是让你要分析的。所以仲景的文字都这样,他起个名字,你看“中风”与“伤寒",这是很有味道的。“中”,邪深。“伤”者,伤于外(邪浅)。

咱们磕伤、碰伤,都是伤于表皮,这个(伤寒)是皮表不开,汗不得出,所以一想法汗出(病)就好了,人体的病邪浅,这叫做伤寒。

那么太阳病再细分,有两种,一种太阳中风,一种太阳伤寒。主要的差别,一个是汗出,一个是无汗。

由于汗出和无汗,症候就不同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