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伏天易中招8类疾病需警惕 [复制链接]

1#
8月我市正处于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适宜蚊虫、蜱虫滋生和细菌繁殖。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重点防控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猴痘以及高温中暑,做好防蚊、防蜱,谨防叮咬致病,同时,不放松新冠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一、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指经消化道传播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较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伤寒及副伤寒、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二、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6月至9月为我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其中7月和8月为流行高峰。家长们要增强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三、食源性疾病高温天气有利于细菌繁殖,食品腐败变质速度加快,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在每年的7月至9月是我市群体性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节。餐馆、食堂等集体供餐单位和家庭都应加强卫生管理。同时,我市已进入主汛期,未来一个月雨水较多,存在采野蘑菇误食中毒风险。四、猴痘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非洲以外地区为非地方性流行地区,既往发生的猴痘疫情较少。但自年5月以来,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先后发现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传播。在我国部分省市也报告出现了猴痘本土病例。与猴痘病例、密切接触者亲密接触存在感染风险,其他人群感染风险较低,因此,不必过度惊慌。五、高温中暑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尤其是老年人,有时气温虽然并不是特别高,但因湿度高,通风条件差,也会发生中暑。六、蚊媒传染病夏季气温高、降水多,蚊虫发育速度快,蚊媒密度高,若被叮咬则存在患上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我市常见蚊种有五种,分别是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刺扰伊蚊。其中白纹伊蚊可传播登革热,中华按蚊可传播疟疾,三带喙库蚊可传播乙脑。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被蜱虫叮咬可能感染新布尼亚病毒,患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若未及时诊治,病死率较高。我市5月-10月的自然环境适宜蜱虫生长繁殖,也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高发期,市民应提防蜱虫叮咬致病。八、新冠感染虽然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新冠感染疫情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公民出现重复感染的可能性持续存在,少数免疫低下感染者仍可能面临重症风险。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