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来,旷古奇书伤寒杂病论的流传得益于 [复制链接]

1#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医圣”,他费尽毕生心血编写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然而,这本旷古奇书差点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幸亏得益于一个人,这本奇书才能保存并流传下来,此人就是魏国的太医令王叔和。

王叔和的身世是一个迷,和“医圣”张仲景一样在正史上没有传记,后人也是根据散落在各种医书里面的零星信息,拼凑起一个大概的原貌。

据考证:王叔和,名熙,字叔和,山东高平人,早年随着家族南下荆襄投奔“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依附刘表。青年时代生活在襄阳,并接触医学,与卫汛友善,或曾受学于张仲景,后到许昌为魏国太医令。在太医令期间,收集整理了张仲景遗论,晚年寓居于麻城,并集魏晋以前医学之大成,编篡《脉经》,公元年病逝于麻城,葬白果药王冲老爷山,药王冲王姓家族为其后裔。

里面有2个重要线索,一是他收集整理了张仲景遗论,二是他编篡了《脉经》。

在纸没有发明之前,书籍大多是用木简、竹简等材料书写,这就给书籍的携带和保存造成很大的不便。后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于是书写材料才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张仲景生活的时代虽然已经有纸了,但是造纸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纸张也很昂贵,基本上和帛一样贵,平民老百姓是用不起的。

可以估计,当年张仲景也是点着油灯,在竹简上费尽心血编写《伤寒杂病论》。然而,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是个乱世,战火四起,民不聊生,人们连性命都无法保证,更何况书籍了。张仲景去世后,他的心血之作《伤寒杂病论》散失大半。

王叔和精通医术,且“性沉静,好著述”。或许是曾经当过张仲景的学生,他对恩师的著作散失感到很痛心,于是在当了魏国的太医令之后,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广泛收集和整理线索。可惜的是,也只是收集到了《伤寒杂病论》前半部分,汇编成《伤寒论》。关于杂病论述的部分遗失了。

时间又过了多年,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在书库里面发现一批被虫蛀了的竹简,经过整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叫做《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的医书。而且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与《伤寒论》内容相近,后半部分还有关于杂病的论述。

年,也就是王洙去世的这一年,北宋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图书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这里面汇集了当时顶尖级的医学专家和学者,他们经过校对推断《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和《伤寒论》两本书都出自张仲景。于是删去《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的前半部,保留了下半部关于杂病的内容,共计25篇,更名为《金匮要略》。

有幸王叔和的努力,张仲景的心血之作《伤寒杂病论》才得以完整保存并流传至今,张仲景才成为后人敬仰的“医圣”。

王叔和呢?他本人编写的《脉经》,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脉学专著,被后世奉为圭臬,并影响到中国周边多个国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