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一人一辨证,一人一方”是中医最理想的用药模式,但是全国疫情如此严重,发病人数如此之多,靠中医医生逐个把脉开方,让每一个病人都吃上中药是不现实的。
战斗在一线的中医药专家们,急中生智,仿照古代“大锅药”模式,采取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模式,让病人以最快的速度喝上中药,以阻断疾病发展,
于是,全国各地均出现了不同的“肺炎1号”通治方。
国家发布的肺炎1号清“清肺排*汤”处方为:
麻*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该方包括《伤寒杂病论》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汤、小柴胡汤、五苓散。
湖北省中医药肺炎1号方“清肺达原颗粒”处方为:
柴胡20g、*芩10g、法半夏10g、*参15g、全瓜蒌10g、槟榔10g、草果15g、厚朴15g、知母10g、芍药10g、生甘草10g、陈皮10g、虎杖10g。
该方包括《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温疫论》达原饮等。
广东肺炎1号方“透解祛瘟颗粒”处方为:
连翘30g、银花15g、山慈菇20g、柴胡5g、*芩10g、太子参30g、青蒿5g、蝉衣10g、前胡5g、川贝10g、乌梅30g、土鳖虫5g、玄参15g苍术10g茯苓30*芪45g。
该方蕴含《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疫疹一得》清瘟败*饮、《温疫论》达原饮、及《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等方义。
据统计报道,不管是地方的“肺炎1号”,还是国家的“肺炎1号”,有效率均已达90%左右或以上。但因为引用经典不同、思路不同、用方不同,各地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
尽管各地治疗新冠的处方不同的解读为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但我们从各地处方可以直接看出,不同的处方主要是因为医家各自学派不同,针对瘟疫病处方,目前主要有温病学派和伤寒学派。
定名为“COVID-19”新冠肺炎”在中医学里属于中医瘟疫病的范畴。
瘟,《辞源》解释为:“疫病,人或牲畜家禽所生的急性传染病。”进而解释瘟疫为“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可见瘟与疫的含义是相同的,故清·刘松峰曾说:“’瘟疫’二字,乃串讲之辞,若瘟病之为疠疫,如是也。”
疫,《说文解字》解释为:“民皆疾也。”吴又可、刘松峰等瘟疫学家都进一步阐述,指出:疫“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以其为病,廷门阖户皆同,如徭役然。去“’彳’而加‘疒’,不过取其与疾字相关耳”
几千年以来,中国民族从未停止过和瘟疫作斗争,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次大型瘟疫。老百姓以中医药与各种瘟疫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像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古人在和瘟疫作斗争的过程中,累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也在各个年代出现了不同且影响深远的瘟疫学著作。如: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明.吴又可《温疫论》、清代·鞠通《温病条辨》和清乾隆·刘松峰《松峰说疫》等。
我们认为,《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防治瘟疫的著作。
而《瘟疫论》、《温病条辨》和《松峰说疫》等著作是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
但因为“瘟疫”这个名字影响深远,也让后世有些医家忽略了《伤寒杂病论》,而去更加重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