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經方的第一扇門
文/何成真
《傷寒論》已經上了三個課時,在本節課結束后忽然茅塞頓開,有了許多新的認知,霎時似乎打開了解讀經方的第一扇門,這扇門便是汤液经法图:
木火土金水为五行,肝心脾肺肾为之对应五脏。
在以往所学《*帝内经》中五行与五味的关系为“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而在汤液经法图中将五行与五味之间的生化关系与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劃分的更为详细。
阴阳的区别表现为“体”与“用”,“体”为物质本身的形体、或性质;“用”为物质的作用或功效,体与用即阴与阳,二者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在此,老师指出五脏体用的划分为:五脏为体,五腑为用。
比如:肝为木之体,胆为木之用;心为火之体,小肠为火之用;脾为土之体,胃为土之用;肺为金之体,大肠为金之用;肾为水之体,膀胱为水之用。二者互為表裏,分工協作。
以上为五脏五行之下的阴阳,五味与五臓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为“五行本位之间因其此消長故互为相克,异位之间为阳克阴,以其用克其体。”
例如本位为木,则木阴与木阳互为相克,木陽克土陰故辛是补胆阳而泻脾阴的,而酸即補肝陰又補肺陽,其餘四行亦遵此規律。此处,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讲的补与泻是相对而言,在同一行中,補陽即是泄陰,因其互為相剋。
而在五行异位中,唯有陽克陰,因其陰為靜陽為動,故所有的泄法是相對補法而言。比如在中醫治法中有一法為“急下存陰”指的是陽明腑實的大承氣湯證。在热性病过程中,由於津液耗損過多,患者出現了“痞”“滿”“燥”“實”“堅”等陽明腑實證,急需用泻下法通大便,去实热以存津液的方法,称为“急下存陰”法,又稱急下存津。看似是大寫之法,實則是為補陰。
老師指出在临床中应善用补法,使得患者的阴阳处于更高纬度的平衡。如经中所言:“五劳诸方,皆虚中加实,所谓正虚则生邪实也”陰虛導致大便秘結于里,而大便秘結又會加重陰虛之證,故應當滋陰通便。
明白了五行五味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依此规律可得出:阴阳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互為需要又彼此制約,五行之间更是在阴阳的基础上相生相克以求平衡。补我之味亦是克我之味,正是中国人所讲的一个“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阴阳如是,道如是,天地万物皆如是。
“天有五行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在理顺了汤液经法图后再来看看二十五种药的五行五味化载就能发现古人立法之严谨、用方之精绝:
小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
由两味克肝的金药(枳实与芍药)与肝相同的一行的一味药(姜)组成;再看其他四个小泻方汤皆是由两味克本味的药+一味与本味相同的一味药组成。
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
由两个本脏五味相同的药(桂枝与干姜)加上一味克本味的药(五味子)和一味本脏所克的药(大枣)组成,其余四个小补泻方汤亦尊此法。
小泻汤皆由三味药组成,小补汤皆由四味药组成;大泻汤由六味药组成,大补汤由七味药组成。在汤液经法图中指出陽进为补其數為七,陰數为泻其数為六。
恍然悟之,古人用方用药皆基于理,和于法,法是什麼?是陰陽,理是什麼?是數術。所以老师常说中医有四层境界,第四层为方药,第三层为法之《伤寒论》,第二层为理之《*帝内经》,再上一层是为“德”。
古人學醫自上而下,由難至簡層層相扣,關關相連,而今我們皆是從下而上,由簡至難。越難越要上,學習經典,越學越深佩古人之智慧,將中醫學用到精、簡、嚴、驗,效如桴鼓。
此外《輔行訣》中還有采用五味阴阳之分立的二旦六神汤共十六個方為外感天行之治也,此十六方也是先師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眾多方劑中的母方,其中有以黃芪為主的升阳之方“陽旦湯”;以柴胡为主的扶陰之方“陰旦湯”;有以麻黃為主的宣發之方“青龍湯”;以石膏為主的收重之方“白虎湯”;有以雞子黃為主的清滋之方“朱鳥湯”;以附子為主的溫滲之方“玄武湯”。以上諸方暫為后備課程所鋪墊,期待在解讀經方的路上越發明了。
在人類前行的海洋上,就讓中醫做生命的船長,為我們的出發揚帆起航吧!
辅行诀之奥秘
文/刘春泥
在曹老师的带领及对陶弘景之《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解读的基础上,让我们认识并初步了解了《*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之间的联系,老师称此书为学习《内经》与《伤寒》之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伤寒杂病论》脏腑用药的根源,更多更深的理解“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天有寒热燥湿风,影响着五类物质的形态和质量,五味为五行运动的产物。
因此列出了二十五种草石类五行之药,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乃“五行之中的五行”,“阴阳再分阴阳”之意。
五味五行互含,实在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新思路,如“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为水”,桂为木中木,椒类为木中火,姜为木中土,细辛为木中金,附子为木中水,除了本行所属之味,另有五行之中味。道明人与五物为一体,让我们对药物及用药的思想及理论上升一个层次,对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用药构造有个深层次的认识。
陶隐居曰:此图《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喑于此,医道毕矣。
此图乃对五脏用药之总结,以五行为理论依据,五行乃“木火土金水”,五脏乃“肝心脾肺肾”,脏与腑相表里,“脏为阴,腑为阳”,木中阳为胆,阴为肝,火中阳为小肠,阴为心,土中阳为胃,阴为脾,金中阳为大肠,阴为肺,水中阳为膀胱,阴为肾,五行之中互含阴阳,阴生阴,阳生阳,阴阳又互克。
“体为阴,用为阳”,体为物质层面,即脏之体,用为功能层面,用是脏腑气化活动的表现,“体”的状态决定着“用”的情况。
因此,下图中在《*帝内经-脏气法时论》的指导下,形成了此图。以木为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木体为阴,用为阳,即可理解为体为肝,用为胆,用酸泻之,辛散之,即为酸补肝阴,辛补肝阳,又阴阳互克,补肝阴即可泻胃阳,补肝阳即可泻脾阴,以此类推。
陶弘景之五脏补泻用药亦是根据此图设置君臣佐使,如,补法用药中,补肝药: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其中桂枝为木中之木药,为君,为辛,为补,五味子为臣,为金中之金药,为酸,补木阴,干姜为佐,木中之土药,为辛,燥湿土,大枣为使,为土中之火药,为甘;泻法用药中,泻肝药:枳实,芍药,生姜,其中前两味药为酸泻,生姜为辛补,后者以此类推,生成了陶氏大小补泻汤,体现了“体”事“用”的对立的方面,体和用任何一方有余或不足,都会失其常度,也提醒后人用药都要把握一定的度,不可过热过寒,过辛过酸等,用方亦是如此,中病即止。
各脏腑补泻用药的选择为后世选药组方提供了理论根据并打好基础,补泻法用药即为干,后世各方即为枝,皆是在此基础上支开叶散。因此了解及掌握用药的规律尤为重要。
陶氏在用药方面亦根据《内经》“精不足补之以味”的原则,补充与体和用相应的味就能达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目的。无论补方或者泻方,均用体味和用味各一种达到体用互交,阴阳平和。
奇为阳,阳数七,偶为阴,阴数六,养阳为顺,为补,大补汤中药味总和为七,取其阳数七;养阴为逆,为泻,大写汤中药味总和为六,取其阴数六故也。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始,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即大小阳旦、大小阴旦汤、大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汤)。
昔南阳张机,依次类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让我们看到了伤寒方中之祖方,明白了现在诸多方药的“前世今生”,大阳旦即为今日之桂枝汤、大阴旦汤为今日之小柴胡汤,小青龙汤为今日之麻*汤,小玄武汤为真武汤等。
在此,也特别感谢曹老师之用心,扩展了我们学习伤寒另一层面的思路。
辅行诀乃道家陶弘景之作,亦贯穿着道家之“守真一”的修炼方法,亦即保守元气之方法,通过道家的养生方法而达到固守元气,使五脏精气和合,一元之气得到接续而疾病不生,其实这也是中医之未病先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思想体现,不管是医者亦即患者都需要有这样的养生理念。
还是五行
文/王红
前期我们学习了两年的《*帝内经·素问》,面对今年的《伤寒杂病论》学习,师父在中间穿插了两节课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通过陶弘景对《伤寒杂病论》的解读,为我们架起了二者之间的桥梁,理法得以落实为方药。
对于我来说,这样的学习是吃力的,因为药方的基础全无,只能用我努力理解到的知识点,来对这两节课,进行一个自我小结。《辅行诀》有一张非常重要的图,陶公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医道毕矣”,可见此图之要之妙,我尚不能读懂,但还是想解一解图之毫毛。
下图为《辅行诀》中的汤液经法图原图:
师父用一张五行关系图来反复讲解五脏阴阳的运转与分类,五行中,把脏腑放进去,肝为阴,胆为阳;心为心,小肠为阳;脾为阴,胃为阳;肺为阴,大肠为阳;肾为阴,膀胱为阳。脏腑中,其本身也分阴阳,如肝,分为肝阴和肝阳,其中自身阴阳相生相克。而与其他脏,则阴生阴,阳生阳,如,木阴生火阴,火阴生土阴(所以可以理解为,木阴不足,虚则补其母,那么补水阴,则也可以滋木?)。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木阴克土阳,即肝克胃;木阳克土阴,即胆克脾。换个角度,补了肝阴,就是克了胃阳,也可以说,肝阴不足的人,胃火更旺。这里面是大大小小的局部与整体的阴阳轮在有规律的转动,需要完全明白其中的生克道理,才能代入到汤液经法图中,再能根据药的气和味,来进行开方用药。阴为阳之体,阳为阴之用,故汤液经法图中,体为阴,用为阳,把五行关系的阴阳放进来,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味,入不同的脏腑,味也分别走阴阳,并在合而变化,如,辛酸化甘,咸苦化酸,故内经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如果能把阴阳五行关系图和汤液经法图,在脑中重叠起来,则可以真正为之用了。辅行诀文:“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五行各有其之味,并有其之主味,治疗所属之脏腑,必用所主之药物,再佐以木火土金水之平衡,疗疾之母方则已然出现。如此看来,辅行诀对学习伤寒杂病论来说非常重要,上有内经原文的落实,下有伤寒论的运用,实实在在的钢铁桥梁。运用好五行关系,才能圆太极阴阳之图,满人体阴阳之道。初学《辅行诀》文/廖琼《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作者为梁?陶弘景。该医书在20世纪初自敦煌藏经洞流出后毁佚。20世纪70年代该书的抄本由民间中医张大昌献给国家,随后该书抄本经王雪苔、钱超尘等专家抢救式整理后正式面世。国内外中医界围绕该书的身世及理论架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和争鸣,但其核心奥义却一直悬而未解。对《辅行诀》的解读是数十年来国内外中医界的一个难题。曹师多年潜心研究,认为《辅行诀》是架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间的桥梁,故在正式开讲《伤寒论》之前花了大量时间讲解,以为众多学子起抛砖引玉之意。一、《辅行诀》在制方用药上贯彻了《*帝内经》的学术思想,相较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更能真实地反映出伊尹《汤液经法》的方药原貌。二、《辅行诀》把五脏作为中心,对疾病以虚实为纲进行辨证。如原文“治肝实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少腹迫急,或欲呕者方”,这是对肝实证的证候描述;“治肝气虚,其人恐疑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这是对肝虚证的证候描述。三、与我们之前学习的“五脏对五味”理论有所不同,辛味为散,比类于春天肝木条达,植物萌动;咸味软,比类于夏季炎热,植物得以柔软、繁茂为象;甘淡为缓,比类于长夏湿热,植物舒缓为象;酸为收,比类于秋季凉爽,植物成熟收割之象;苦为坚,比类于冬季寒冷冰凝,植物坚定入藏为象。四、五脏各有“体”和“用”,“体”理解为本体、质体,在内的,守的,物质的,是消耗性的,属阴;“用”为功用、作用,理解为在外的,积极的,能量的,属阳。《辅行诀》中认为疾病都是以正虚为基础而形成的,在正虚的基础上再分虚实,其中以“用虚”为虚证,以“体虚”为实证。五、“补泻”的概念也与我们平时的理解有所不同,此处针对于五脏的藏气而言,藏气不足要补,藏气太过(有余)要泻。以肝为例,肝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散之,则条达,辛能散,故食辛以散之,遂言之性补;肝气太强横逆,胸胁胀满,其治称甘缓,酸收。六、绘制的《汤液经法图》是五行五脏五味补泻理论的图示,陶弘景指出“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药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图表最内层,把五脏各配以五味中的两味,与“体”“用”相对应。用味在左,顺时针方向;体味在右,逆时针方向。所谓“阳进为补”,故重用“用味”、轻用“体味”为补。基于上述三、四、五点,比如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书中提到,“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姜为土”“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即两用一体;同理,小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为两体一用。
千年传奇《辅行诀》
--------读《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有感
文/熊志强
连续两周有幸聆听曹老师讲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课,限于自身的中医水平,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觉得其中的内容如果学好,对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出现颇具传奇色彩,据说这本书出自于敦煌千佛洞,由梁陶弘景所作,后几经周折,为张大昌先生所获,将其献于国家,并刊行于世,才使我们今日能够目睹这本千年奇书的真面目。
曹老师讲述这一课之前,我也上网查阅了相关内容,发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一部总结《汤液经法》辨五脏病证组方用药规律的书籍。它承袭《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的学术内容,发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五行五味学说中,引进当时思想界的体用思辨方法,同时又增入“化”的概念,达到了与阴阳学说的有机融合,使基础理论的脏象、经络、诊断与处方学完全统一,规范了经方组织制度,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
曹老师讲述这一课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汤液经法图,该图蕴含了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的核心配伍规律。
从图上可以看出,陶弘景把五行各分体用,再配属五味,如此配属是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五脏的苦、欲和五味功能的记载而定。以能顺从五脏所欲之味为用味,与欲功能相制约之味为体味,以体味和用味化合所生之味为化味。“体用”为古代哲学词语,在这里用来表示由五行衍生的阴阳。“用”有作用之义,“体”有质体之义,“化”则是体用化合所产生的功能。
汤液经法图博大精深,需要细细体会,好好琢磨,如果能彻底弄懂,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乃患者之幸。
关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那些事
文/袁桂平
据文献记载《辅行诀》是民国时期得自于敦煌石窟,张大昌先生的祖父从王道士手中购得,原件书于绫(绸缎)上,也称为帛书,原件长4米左右,宽30多厘米,卷首绘有三皇象,四周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显见是一部道家著作,题为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是张大昌先生于年赠给中医科学院的赠本,原件已在文革中被毁。本书据鉴定成书于梁代以后宋代之前,即公元-年之间,可能就是成于梁代时期,作者从书的卷首所提及书中所称“隐居曰”是陶弘景传。
《辅行诀》既然是道家的著作,读者对象为学道之人,本书开篇“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验证这个结论。
本书的学习目的为“欲求永年,先须祛疾”,这是它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和《伤寒论》的“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有很大的不同,这点我们在学习时应该知道。
本书的书名有主副两个标题,主标题是《辅行诀》,副标题为《脏腑用药法要》为。本书所修内容为《脏腑用药法要》,但是本书不是专业的医学专著,而是为修道者而作,把有关医学方面的必要知识作为修道的辅助,是修道者的选修课,因此称为《辅行诀》,即“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陶弘景的见解(隐居曰),第二部分为引用的《素问》语录(可在素问中找到出处),第三部分摘取的汤液经法的诸方。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汤液经法的诸方条文,采用原文照录的方式,保存了久已失传的汤液经法的部分内容。
由此可窥见汤液经法的行文样式,为研究伤寒学派学术渊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也就是经方的渊源。
从《辅行诀》当中诸方条文以及《伤寒论》的经方条文的行文可看出,《汤液经法》的行文和《伤寒论》比较类似,基本上是一方一条,由方名、主治方药、煎服法几部分组成,由此可以反证《伤寒论》博采众方。
《辅行诀》最宝贵的是汤液经法图,陶弘景称之为“尽要之妙”,其在制方理论中的地位犹如六经辨证在临床理论中的地位,可谓株连双臂。
千百年来,中医在内经基础理论和伤寒临床理论异彩纷呈,但是因为缺少了制方理论中医方剂难免带有较多的经验成分,对方剂的评判也更多地依赖于疗效,很少能揭示出组方原理的“所以然”,这里我们不论时方,很少见到对经方的组成原理说得很透彻。
常常说经方很好,达到了最佳化的组合,但是不能了解组合怎么来的、依据的是什么,显而易见这个“所以然”很重要。由于缺少了制方理论,中医时常偏离主航道而不自知,以致中医有渐渐衰微之意,现在研究他的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希望我们对此多作思考,我们学习中医、学习经典时也要尽可能的探究其“所以然”。
读辅行诀有感
文/戴江华
第一次详细细读辅行诀内容,之前学中医时,听很多老师讲过他们对辅行诀的理解,有人讲他是近代人所做的一本伪书,毫无疑问,辅行诀的核心思想来自内经,比如辩肝病方中,肝虚则恐实则怒。
辨心病方中,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等等,辩五脏病的内容都与*帝内经神气篇本神章节内容几乎一样,从辅行诀中看到以往失传已久的汤液经法,内心还是蛮震动的,相传汤液经法古时早已失传,有中医方剂学之祖之称,另外辅行诀以五行立法,五行配五脏,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给出了五脏补泻的方剂,始终暗合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天人之说,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人生于地,悬命于天,五行配五脏,六气配六腑,太过用泻法,不及用补法。辅行诀五脏方剂用药法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成了天然的配合。
中医绝学五运六气理论,在辅行诀和伤寒论的两个古人治病体系得到了合一,从而更加证实了中医的一脉相承,易经到*帝内经到伤寒论核和辅行诀。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学习《辅行诀》心得
文/田文文
伊尹不仅是圣相,还是厨师的鼻祖,更是名医,不管是治国、治病还是烹饪,根本都是在调和使之平衡。所以才有治大国如烹小蟹之说。
五脏相生相克,五脏主五味,五味养五脏,仲景在描述五脏的性用“德”字,而不是“性”字,顿时令人对自己体内的五脏肃然起敬。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德在软,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德在缓,以肝补之,心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早就听说过君臣佐使,今天才明白,原来君是指药性很纯,数量较大,主攻的药;臣指药性和君相同但偏杂,数量与君同等的药;佐使与君臣药性相反,君臣主补,佐使就主泻,君臣主泻,佐使就主补。佐使防止君臣药性太过,起平衡整体作用。
了解了性,才能准确把握味道,才有效平衡五脏六腑。举例:味苦皆属水,地*为之主,*芩为木,*连为火。术为土,竹叶为金。地*为纯水,*芩为水木,*连为水火,术为水土,竹叶为水金。地*性最纯,可为君。
中国人对于中药的数量没有强制性的机械量化,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因为中药是食物,是无*的,所以多一点少一点没有关系。中药经常用一把,一撮,少许的感念。比如做饭,米面菜汤油盐酱醋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都是看情况把握。
一个老祖母抵得过三个儿科医生,中医是经验学。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吃法、做法学明白了,就是最好的养生。
原创:杏庐学子
编辑:麦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