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生活图鉴#太阳病
太阳病是表证之一,与少阴病相对存在的证,基于胡希恕先生的研究,我们把判断太阳病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主提纲:即《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判定太阳病的主要提纲,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常见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辅助提纲(有以下4条):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经方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表证有阴阳之分,每个病位皆有阴阳两类证,表证亦分阴阳两类证,即表证有发热恶寒者,此为病位在表的表阳证即太阳病,若表证呈现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病位在表的表阴证即少阴病,此是判断太阳病和少阴病的关键。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又分中风和伤寒,太阳病若同时出现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是说恶寒是太阳病表证的重要症状。若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即是说,太阳病又有伤寒、中风之分,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
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即太阳病原是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胰。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本条是明确与温病的鉴别,温病形似太阳病,但太阳病是热在表,发热而不渴,且必恶寒。今发热而渴不恶寒,是为热甚于里的阳明病。这里要注意,张仲景把温病、风温皆归类于里阳证阳明病,细读阳明病篇可明了。
由以上可知,太阳病的定义、概念即是提纲所述,即主要由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主要特征来判定,并由第2、3、6、7条作辅助判定。其主要概念是:所谓的太阳病,指的是在表的阳证,即人体患病后,机体反应出的症状特点为病位在表、其病情为阳热性一类的证(中风、伤寒),而不是经络脏腑概念。
少阴病
少阴病与太阳病是同属表证,但有阴阳之别,故前面太阳篇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说明。不过此仅就发热与否以示两者之辨还不够完善,因此于少阴病篇又提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以是少阴病的特征,不但无热而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者有别,而且津血俱不足,脉亦微细,并其人困倦少神,与太阳病有着明显区别,故不论太阳伤寒或中风,若脉微细、但欲寐、无热恶寒者,即可辨证为少阴病证。
这里亦告诉我们,判定少阴病主要依据少阴病提纲、辅助提纲,更重要的是遇到表证,排除太阳病即是少阴病,今结合《伤寒论》中有关论述,简括如下:
主提纲:《伤寒论》第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的主要特征,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虚衰,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
辅助提纲: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表证有两类,一者“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为太阳病,已在前述。二者为“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为表阴证少阴病,即少阴病的第二重要特征,为无热恶寒。
由这两个特征根据临床判定少阴病多无错误,是很简单的事。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明了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依据八纲的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亦不例外。临床验之,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表现为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附子细辛汤和麻*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附子甘草汤条(第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唯以少阴病本来正气虚衰,维持在表的时间甚短暂,二三日后即常传里、半表半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胃肠型感冒是其一)。
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病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示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这就是,病之初作,即见少阴病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
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少阴以传厥阴、太阴为常,而间有传少阳、阳明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汤等证治的出现。
少阴病篇本就难读,若用经络脏腑解释则难得头绪,如用八纲分析之,尚可明了。
阳明病
里证亦有阴阳二类,《伤寒论》谓为阳明者,即是里阳证,而谓为太阴者,即是里阴证。
主提纲:第17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阳明病的主要特点是胃家实,即实质是里实热。这里亦是相对于太阴病是里虚寒说的,即证在里,排除里虚寒,则属阳明病。结合《伤寒论》第6条可知,口渴、口干是阳明病的特点之一,亦当属胃家实。
这里要注意,经方的阳明病以胃家实为纲,言外之意,胃家虚寒不属阳明病。又《伤寒论》所称胃是病位的概念,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等。以是可知,《伤寒论》的阳明病不是经络、脏腑之属。在临床判定阳明病,主要依据胃家实这一特征,即邪实于里呈里阳证者。
辅助提纲(以下3条):
第条: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有两种情况,即若热结成实,则即有胃家实的腹证(腑实证)反映;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这里应注意,热极于里者,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则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热蒸于里因使汗出,汗量多而臭味重,与太阳中风证的汗出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仲景在这里明确指出了“温病即发热而渴,不恶寒”。又说“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胡希恕先生注解谓:“温病虽然也发热、脉浮,形似太阳病,但太阳病热在表,但发热而不渴,且必恶寒。今发热而渴不恶寒,是为热甚于里的温病”。
可知温病、风温不但皆属于阳明病的外证,而且更兼有热甚于内的里证。更值得注意的是,风温的症状所述与第条白虎汤方证相吻合,即不但有阳明外证,而且因阳明里热甚出现神志症状。这就是说,张仲景在《伤寒论》把温病、风温归类于阳明病论治,伤寒与温病原本自明。
第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赵?成本把本条置于阳明病篇首,可见对本条倍加重视,以引人注意。一般认为,本条是讲阳明病的成因,即太阳阳明,为由于发汗太过,而太阳病证未罢,即形成大便难的脾约证;少阳阳明,为由于发汗或利小便,少阳证未解,而即见胃中燥烦实证;正阳阳明,即热结于里的里阳证。
实际也在说:阳明病有3种表现,即太阳阳明者,指太阳阳明合并病证,少阳阳明者,即指少阳阳明合并病证;正阳阳明者,即指单纯里实热的阳明病证。判定阳明病,除了依据胃家实(正阳阳明)特征外,还要依据太阳阳明合病证及少阳阳明合病证来判定。应当指出,太阳阳明、少阳阳明相对而言也是阳明病的外证。
提到阳明病有外证,那么看一看阳明病的外证与太阳病的表证的区别,便可明了温病与阳明病的关系。温病和风温的概念,在《伤寒论》第6条已说明,即是说温病和风温都是外内皆热,虽然也发热、脉浮,形似太阳病,但太阳病是热在表,但发热而不渴,且必恶寒。今发热而渴不恶寒,是为热甚于里的温病。
这里要注意,热甚于里的温病,又是什么病?是六经病的哪经病?很显然不是太阳、不是少阳,当属阳明病。试看白虎汤方证,即《伤寒论》第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对比第6条,两者证候是相似的,即白虎汤治疗外内皆热的阳明病、温病、风温。因此,温病、风温是外内皆热的阳明病。
因此,胃家实、太阳阳明合病、少阳阳明合病、外内皆热的温病、风温,是判定阳明病的大眼目。
太阴病
前已论述,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谓为阳明者,即是里阳证,而谓为太阴者,即是里阴证。
主提纲:第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是说病在里,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肠之里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临床见此特征者,即可判定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辅助提纲:第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其所以不渴,即因胃中、内脏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一类温中逐寒药。又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这里提出自利不渴,以示与阳明区别。
这里要注意,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病位同在里的阴阳相对的证。
少阳病
半表半里和表、里一样,于同一病位上,而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其阳证《伤寒论》谓之少阳病,其阴证《伤寒论》谓之厥阴病,《伤寒论》有关少阳病的概念论述较详,今分述于下:
主提纲:第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人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应,故凡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判定为少阳病,也即半表半里阳证。
辅助提纲(3条):
第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
第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伤寒病初作,邪在表,则邪气交争于肌腠、骨肉,此即太阳病在表的一段病理过程,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已是体表的血弱气尽、腠理遂开,邪因乘虚进入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
正邪分争,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恶热。邪热郁结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有心肺,旁及肝脾,下接胃肠,故谓脏腑相连。热激里饮则腹痛,胸胁在腹上,因谓为邪高痛下。上邪下饮,故使呕也。由于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集于此体部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出现异常反应,以是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里的为证单纯,较易提出简明概括特征。
如提纲所述口苦、咽干、目眩亦只说明热证的必然反应,故对于半表半里阳证来说,这种概括是不够全面的。故少阳病之辨,与其求之于正面,还不如求之于侧面,更为正确。即要辅以排除法,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证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阳证,也即少阳病。《伤寒论》于三阳病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即暗示人此意。
厥阴病
厥阴病的判定标准,主要参照厥阴病提纲,结合辅助提纲及对照少阳病特点,
病位在半表半里不属阳证者当为厥阴病。
主提纲:第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本条是厥阴病的主提纲,厥阴病常见上虚下寒、上热下寒之证,主要是由于寒饮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郁而化热。寒乘虚以上迫,故自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下寒迫蛔虫上于膈,故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若仅是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区别于寒在里,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病而下利不止。
辅助提纲:第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本条提及“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一般阴证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阴病亦有渴者,这种渴者,可少予饮水即愈。这里提示,厥阴病的消渴不是真正的热消,是寒饮郁而化热产生的上热,即厥阴病以上热下寒为主证。
厥阴病一向疑难,历代各家争论不休。最让人们困惑的问题是:厥阴病乃三阴之一,应遵循“无热恶寒,发于阴也”、“阴不应有热”,那么哪一方剂是治疗厥阴病的呢?
一般认为,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方剂,但厥阴病再无其他方证了吗?乌梅丸中的*连、*柏为清热之品!太阴里阴证治用四逆辈,不用清热药,少阴表阴证治用麻桂,方中加附子、细辛等,也不用清热药,厥阴半表半里阴证也应遵循这一源则,那么乌梅丸也不是治疗厥阴病的方剂?几十年来百思不得其解。
由于临床因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诸多慢性病,疗效颇佳,当我再进一步探索经方的理论时,时常想到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属少阳病的治剂,还是厥阴病的治剂?反复再读有关原文时,终于悟到,柴胡桂枝干姜汤与乌梅丸相同,属厥阴病治剂,也即是治疗半表半里阴证的方剂。
《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
《伤寒论》第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由上述两条可见柴胡桂姜汤本是治疗“但寒不热”者,亦可治“往来寒热、心烦”者。其与小柴胡汤相类而不相同,相类指的是,皆用于病在半表半里病位也;不同之处在于,小柴胡汤用于阳证,而柴胡桂姜汤用于阴证也。因此,柴胡桂姜汤是治疗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的典型方剂之一。
这样由柴胡桂姜汤、乌梅丸等方证来分析厥阴病,就很容易明白厥阴病的概念了。这里也就证明了厥阴病提纲不存在原则性大问题,即厥阴病可出现上热,但它是上热下寒,以寒为本。它的病机及症状反应符合三阴三阳的病变规律,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不过单纯的表阴证和里阴证,在临床常可遇到,可毫无热症。但半表半里阴证却很少见到无上热者,所常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多是“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外台秘要》用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张路玉注解道:“小柴胡汤本阴阳二停之方,可随疟之进退,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瓜蒌、石膏退而从阴,可类推矣。”这里道破了柴胡桂姜汤的天机,明确告诉后人,柴胡桂姜汤是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主要加入桂枝、干姜而成,由治疗半表半里阳证,变为治疗半表半里阴证。
半表半里阴证本应是“阴不得有热”,当是“但寒不热”,但病在半表半里不同于在表和里,邪有路可出,可借汗、吐、下而解,故少阴表、太阴里不见热症(但表阴证麻*附子细辛汤方证有“反发热”);而半表半里厥阴病邪无从出、邪无出路,故极易寒郁化热,这就可明白治疗“疟寒多”或“但寒不热”的疟疾为何用*芩了。以是可知厥阴病提纲中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这是寒郁化热,因是中寒、下寒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消渴”,也不过是上热下寒的表现,症如同消渴,而不同于消渴,从“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来看,其人虽渴而喝不了多少水,甚至饮入则吐,所以不是真正的消渴。为此第条曰:“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正是在说明厥阴有渴的特点,更强调、证实貌似消渴而不是消渴。
此外,还有从少阳病转变为厥阴病者,如第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说明原是小柴胡汤证,由于汗、下等误治,致邪热内陷、津液内伤而成半表半里阴证。
因此,厥阴病的主要特点应该是:1.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2.上热下寒。根据提纲及两个特点,可很容易判定厥阴病。
防失联,私信我,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