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于管理”
别成了又一种“躲猫猫”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向媒体通报了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等人论文剽窃事件的调查情况。调查认定,论文剽窃情况虽属实,但由于李连达院士对署名根本就不知情,所以他对这一剽窃事件仅负有疏于管理、教育不力、监管督查不严的责任。(3月7日《长江》)
疏于管理?这几乎是明眼人事先就可以想见的结果。
论文剽窃事件不幸被曝光了,既要丢卒保车,又要对舆论交待得过去,贵为“车”者,当然也不能不说要负着一定的责任了。但是笔者不禁要问:假如“卒”的论文没有涉嫌剽窃;或者即使剽窃了,但运气好得紧,未被揭露和曝光,这时被署名的“车”是继续因不知情而“疏于管理”下去,还是根本就知情并从心底里乐得消受送上门的好处呢?现在学界尊长们不劳而获的情形已然司空见惯,反正没有人去较真,我等也就无法预知了。
就在浙大上述论文涉嫌剽窃被披露的时候,全国两会期间,又有学者痛批学术腐败丑闻引起激烈反响。在全国*协小组讨论会上,全国*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他曾收到一份材料,举报广东一所大学的校长抄袭他自己学生的博士生的论文。然而,这样的事情被反映给有关部门后,拖了一年多,没有得到处理还不说,举报人反而受到了威胁。(3月7日《新民晚报》)在这个学术丑闻事件中,贵为大学校长的“车”还真是“疏于管理”,竟然让自己胆大妄为的学生给告了;现在回过头来威胁举报人,倒有点像是要开始“勤于管理”了。
从现在学界曝光的种种学术不端的糗事看来,疏于管理固然是十分可怕的,但显然更可怕的是疏于自律。作为大学校长也罢、院士也罢,早已不是普通文化人了,他们固然需要勤于管理下属和学生;但是如果先做到了打铁自身硬,他们的对学生和下属的管理哪里会这么困难。就说李连达院士罢,难道他不知道学术研究论文写作是一个艰辛创造过程,难道不应事先声明无功不受禄,不情愿也不允许任何人给自个“送成果”么?至于广东的那位校长仁兄,就别玷污什么疏于管理了,连说疏于自律都抬举他,根本就是为“车”不尊、学术品行败坏了。
“疏于管理”就这样轻飘飘地把一件应该较真的学术争议淡化了,不免令人想起了躲猫猫。学界尊长本来就可以从学术指导、项目审批的角度对学界小卒们加以指导,本来有染指他人的学术成果的各种使得条件,也大可从此放心地享受不劳而获的署名权,攫取学术成果占有权。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学界小卒中还有人傻乎乎地要去剽窃,那也不打紧,顶多不过“疏于管理”而已,岂有他哉!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