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气证,在我一开始接触咱们这个经方体系的时候,对气证的概念是模糊的,因为以前大家都在学脏腑的时候,学的气太多了,气虚、气逆、气陷、气冲,也就是这个气,很多症状表现都可以称之为气,不管是有形的无形的一种状态,一种表现,很多都可以称之为气。
但是在临床上,用这种很模糊的概念去看病的时候,实际上你没有抓手,我们最近经常用的一个词就是抓手儿,抓手儿是什么意思?就是本质的东西。
我们说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气来解释,但是真正这个气它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可操作性?
在接触经方医学全面辨证体系之前,感觉气这个词,非常好用,因为很多地方都可以用。但是真正说你要使用它的时候又茫然,因为抓不着它。
那真正说走到我们这个体系中来以后,发现对于气证的这种定义,真的就是符合我们学习经方的这个方法之一,就是做减法,不要做加法,把气证的很多表面东西剥离掉。所以说气证的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比较狭窄,但是非常的实用。
大家都是从六经体系过来的,那气证的概念在六经中是没有的,其次在胡老的六经之外加上食水瘀血还是没有。
通过缜密的思维逻辑,把六经简化为表里半,我们认为用表里半的就可以解决六经的问题。
然后在表里半之外加上了水血气来替代食水瘀血,因为宿食已经在表里半的“里”面得到了解决,所以说从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来看,这个食就可以放到太阴病、阳明病中去解决了。
而气证作为一个常见疾病类型,应该有自己的地位和治疗的定位,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去认识气,又怎么去治疗气?所以说通过梳理我们这个体系,就在经方全面辨证这个体系中,提出了六种疾病类型,就是我们的表里半水血气,通过梳理完之后,我们再在临床去应用气,认识气,治疗气,那你的这种把握性,可靠性,有效率,都急速的提高了。
比如说我最近这一两个月,我光遇到这种单纯以嗳气来看诊的,当然它不是只有嗳气,它还有其他的症状,因为我们要通过问诊去搜集其他症状。那单纯以嗳气来看的就有三五个人,这种明显的气证,在我通过辩证之后,基本上来说不是茯苓饮,就是橘枳姜汤,我们都可以给他相应的处方,以后在复诊的时候都会减轻。所以说我觉得这个得益于对体系的认识认知,没有这种认知你是没办法治疗的。
气证的定义是以人体体内有形之气的运行失常为病理基础的一类整体疾病的症状反应。
首先这个气,以前在说气是无形的,血是有形的,所以大家一直认为这个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我们体系里这种气是有形之气;要么是通过嗳气来表现出来;要么是通过气上冲表现出来;要么是通过腹胀如鼓可以叩到鼓音表现出来。就这几种,所以说我们体系的气主要指的就是胸腹之气。
以前我们接触到那个比较杂乱体系的时候,比如说有些人肌肉松软,也可以叫做气虚,但那种气虚怎么治啊?实际上没有什么很好的思路,治疗方向也不明确。那如果说我们按照气证,气的这个定义,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认识气解决气,那就非常简单可靠了。
气证的治疗特点,首先气证无补法,也就是说,很多人刚接触我们体系在说的这个气证的问题,首先想的就是气虚补气。那在我们体系中呢,气证无补法。
气证的方剂,也就是以行气降气这一类的方向为主,像橘枳姜汤,厚姜半甘参汤,都是行气降气的。
经方体系中的气虚是什么?我们说了气虚无补法,但是我们又明显能看到一些气虚证表现,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呢?在下边儿这个治疗次序里,我们看到,首先阴性-里虚-里寒-水实-半热-表虚-表实-血虚-血实,最后是气实。我们在这里边没有给气虚放上。因为我们经方中的气虚,它多是水实里虚半虚阴证而导致的,就像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宿食,它在里证就可以解决了,那我们的气虚,在这些证里边也已经得到解决了。
所以说我们不再单纯去设立一个气证的补法。以前很多时候一看到这种气虚,首选大量的*芪,但是到底效果怎么样,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种思维的惯性。
实际上,按我们现在来说,*芪不是补气的,是解决表虚的,如果说你把这种观念扭转过来之后,那你对这些药物的理解,方证的应用就非常准确了。
气证的重点方证和应用:
胡老说辩方证是辩证的尖端。
好的体系也是要靠方证来解决问题。
我们怎么去学习和掌握这个方证呢?
首先我们有公式,这个公式就是A+B=C。
A呢,就是我们的权威辨证体系的病理特点或者病理类型;
B呢,就是它的辨证要点,也就是它的特征性表现;
C呢,就是等于那个方证。
比如说A是一个里虚合并气实。
B是一个腹胀如鼓。
C就是厚姜半甘参汤。
我们按照这种方法去分析方证,理解方证,应用方证,会变得非常有把握。
在全面辨证体系中,你能把气证这个概念深入的学习消化了,再去认识这些方证,临床疗效上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其次我们在认识和掌握这个方证的时候,按照方证公式把它拆开整理,通过对于这种方证公式的认识,来加深对于这个方证特征性表现的理解,那你在临床上使用的时候,会非常有把握。
比如说,橘枳姜汤就三味药,陈皮枳实生姜,茯苓饮包含完整的橘枳姜汤,它们都有嗳气在临床上怎么用呢?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在A这个部位,也就是A这里,如果只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气实的时候,那我们就选橘枳姜。如果他有一定的里虚的表现,比如说吃的少排便有点儿不太成形,我们单纯用橘枳姜就不如用茯苓饮。
所以说这是两个范围,第一个范围是对于气证的认识,第二个范围是对于不同方证特征性表现的深入的理解。
气证没有补法,然后气证一般都是行气、降气为主。
下面用两个方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和茯苓饮,具体的来和大家进行一个共同的学习,更深刻的理解一下这个气证。
大家对这个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应该是特别的熟悉,也都知道郝万山先生的那个故事吧,一个很明显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患者吃了药后反而加重了,他就去请教胡老,胡老看了一下他的方子,然后给他说了一个什么呢,就说:“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意思就说这个厚朴量必须要大,人参的量一定要小,这个比例不能用错了。
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再来理解一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它的病理的确就是里虚和气实,既然有里虚为什么用了人参以后,或者用了大量人参以后反而胀的更加厉害了呢?这是因为这的里虚是三分虚七分实。
厚姜半甘参汤虽然用于里虚,但是以气实为主。我们看它这个组成的一个比例,散剂的比例厚朴8生姜8半夏4,甘草和人参有补益的作用只有2和1,也就是说这里面去实的行气的药,要远远大于补益的药,如果说用反了以后啊,它不仅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往往会加重它的病情,就是说这个比例很重要!
我们看这个病理就是里虚气实,我对这个气实的理解,它就是一个气滞,虽然气证的方子很多,气证在我们人体内存在的形式不一样,比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我的理解它就是气滞,气停滞到腹部了,所以胀满。
还有气逆,比如说半夏厚朴汤的病理是半虚里虚水实气实。它这的气实是有什么呢?是由上逆导致的咽部堵、咳逆、气逆。
还有一个气上冲桂枝加桂汤,病理就是表虚气实,它的表现如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还有一些近两年经常提到的冠脉综合症,尤其是更年期的患者,冠脉综合症总感觉自己心脏突突跳,总感觉自己有那个心脏病,然后做了心电图,甚至做了造影,也没查出什么毛病,然后西医大夫就给他定了冠脉综合症,吃一些营养神经的药,吃一些抗焦虑的药。其实用桂枝加桂,或者再加上什么龙骨牡蛎之类的方子,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它本身就是一个严重气上冲,出现了奔豚汤证。奔豚汤证就是气上冲比较严重,它的病理就是半热血虚气实,气上冲明显就烦躁欲死。
还有气的一个状态,我给它起的名字叫气结,方子是枳术汤,心下坚大如盘,就是气和水结到那一块了。
还有一个方子枳实芍药散,是气和血结到那个位置了,妇人产后腹痛枳实芍药散主之。枳实芍药散临床应用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并不一定说是产后才可以用。20天前一个西医的大夫,给我打电话说一个生完孩子的妇女,恶露已经干净了,就是左下腹位置每天疼痛难忍,疼的哭啊,晚上本身有小孩儿就睡不好,又肚子疼更睡不好了,去医院做检查也没事儿,然后输上抑制平滑肌痉挛的-2一类的药,输了三天也没有明显的缓解,问我有没有好办法,我一想这不就是枳实芍药散证嘛,就给弄了一点儿散剂,一比一的比例三天的量,第二天就没事儿了,吃了二天以后肚子疼就再没有犯。
方证敏感度训练,就是方证敏感度、适应症的问题,只要你对症了以后,效果非常出人意料。你想她各种检查都做了,输液也输了,但是呢,这个枳实芍药两味药就给她解决这个痛苦了。
气在人体所表现的状态不一样,虽然都是气实,刚才张烈师兄说气证的虚证很少,大多都是气实,但是由于气在体内运行的方式不一样,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我们采用的方证和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病理:A就是里虚合气实证,症状表现就是腹胀满不减,感觉就是砰砰、腹脘胀满、纳呆、泄泻,有一些还有腹痛。临床一些疾病,如慢性的肝炎,肝硬化,还有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常见此证。
术后的胃肠功能紊乱,常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去年马师兄接诊了一个癫痫患者,在医院住了十几天的院,由于卧床,出院后腹部胀满,大便以前一天一到两次,这次已经三四天没有大便了。给他看后就用了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小承气汤。
问他为什么合小承气汤,他说患者腹部和胃脘部的胀满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大便也几天没解了,感觉还是存在里实,所以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小承气汤。用了以后大便很快就下来了,胀满程度也减轻了,第二天大*换成莱菔子,很快病就好了。方剂加减一定要根据患者当前刻下的一个病理反应加减。
然后看一下腹部胀满遇到的几个方证。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病理就是里虚和气实,这个胀满就是病人感觉自己胀,做腹诊的时候砰砰跟小鼓一样,肚子就像蛙状腹,里面没有振水音,也没有压痛,因为里面只是气体,没有明显的什么水实,所以痛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是痛的情况不重。不像真正的里实承气汤类,大承气汤痛不可及,调胃承气汤口渴谵语,日晡潮热,没有那种里实里热的大实大热的症状,所以和承气汤类比较好鉴别的。
大柴胡汤虽然有腹部胀痛,但是这个胀痛不仅在心下,往往累及胸胁两边,还有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压痛也是比较明显的。
所以厚姜半甘参汤和大柴胡也好,和这个大承气汤的鉴别,只要我们稍微不是那么粗心,做一个腹诊,非常容易鉴别,没有什么难度。
通过郝万山先生讲的经方小故事,我们已经了解了胡希恕先生对这个方子的讲解,厚朴半夏生姜这三味药用量一定要大,特别是厚朴和生姜,量一定要比甘草和人参大一倍以上,就是说临床上常见的这个虚胀虚满,腹诊没有振水音,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压痛,像气球一样充起来了,按的时候还是能按下去的,位置不是在胃脘部,是在腹部,胃脘的下部,肚脐偏上这个位置。没有心下痞硬主要就是腹部太胀,胡老也说了气胀不能当做水证来治疗,不能利水,越利水越厉害。
我们看一下两个病案。
第一个女患者,吃饭喝了点儿酒,第二天肚子胀,砰砰响难受,你看他这个特点,砰砰响就是气证的典型的一个叩诊反应,挺难受,给他开了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吃了两天以后反馈说这个方子真管用,吃了以后很快就好了。
第二个36岁男性患者,挺壮实,就是肚子胀,我感觉这个患者可能有啤酒肚儿,青中年可能应酬多,那肚子胀的砰砰响,五六年了,开了这个方子,六天量,病人走的时候将信将疑,这多年经过很多地方,这点药能好吗?六天总共36克啊,吃了三四天的时候就开始见效,吃到第六天就彻底好了。
我们通过这两个病例做个比较,前面一个患者就是个新发的病,就是饮食不节导致的,后面这个患者五六年了,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方证,只要对应起来,不管是新发的病,还是旧发的病,也不管西医诊断是个什么病,就看病理和症状反应,病理和症状只要能结合起来,有这个证就用这个方,用了它就有效。
如果有肠鸣就可以合上半夏泻心汤,有里虚寒的合理中丸,就是说见了证我们就合方,就和马师兄的那个患者一样,有里实了该用小承气汤就可以用,这个不用怀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自己的一个患者,今年4月17号来时说胃胀气,检查后不在胃,就是一个腹胀,肚子鼓的跟小鼓一样。
问他吃饭还可以,说明没有影响到他吃饭。问他口中和,有两个意思,没有口干就没有里热,然后口中和有可能是虚证或者寒证。大便不成型,小便偏数,这里的小便数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咱们试着分析一下,他这小便数绝对不是什么前列腺,或者水证的表现。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一个数啊,不是说那种频数,我们想象一下这个腹部,腹腔里有膀胱,腹部胀满的时候,有可能往下压迫到膀胱,比如说膀胱一次储尿量毫升,受到压迫以后,毫升就感觉到便意需要排便了,他应该就是这样受到压迫以后的一个小便数。所以没有过多的考虑就给他用了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喝了以后也很快就好了,应该是给他用了五天的量。
一般我就是这样,慢性患者给他开七天,一些偏远的患者,他们有要求的就是十天,一些那个比较近的,或者是比较急的病,或者时间短的病,一般就是用五天的量。这样很容易得到患者的一个反馈,假如我们用的方证用错了呢,有一个改正的一个机会,这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下面呢,我们再学习一下茯苓饮。
看组成茯苓人参白术,如果加上甘草就是四君子。这里面还有什么方子呢?枳实白术,刚才我们说了一个枳术汤。还有陈皮生姜就是橘枳姜汤。用的时候还会做一些加减,加上半夏就是合上了小半夏汤。
病理:里虚水实气实。
辩证要点:胸满腹胀,心下痞,纳差,小便不利,等等一些症状。
散剂的比例:茯苓3人参3白术3枳实2橘皮2生姜4。
根据这些症状:气满不能食,吐水,纳少,疼痛,胀饱,首先很容易想到一个西医的病胃炎,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经常见到这些症状。我从一九年到现在已经治了几十例,就有一例患者没有治好,因为他喝了一星期的药,实在喝不下去,喝多少吐多少,其他的患者都好了。
他这个好,不是我们中医说的这个好,是西医让他吃一段时间药以后再让他去做胃镜,没有萎缩性胃炎这个诊断了。
萎缩性胃炎,往往第一诊主诉就是胃胀,堵得慌,胃疼,做腹诊腹部肌肉绷直的特别厉害,也并不是大承气汤的痛不可及,也不像大柴胡汤一按就疼,就是按的时候还要费些力气,那种疼就是肌肉的绷直的状态。
慢性萎缩性胃炎,首诊茯苓饮证的可能性很大,90%以上都有茯苓饮证,用了以后,胃胀纳差的表现减少了,然后再根据症状可以给他用理中汤或者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反正也可以合方嘛。
嗳气打嗝厉害的橘皮量可加大,用到30克以上。吃的少胀满厉害的加半夏,半夏这个药非常安全的。
刚才张烈师兄说了,橘枳姜汤就是单纯的气实证,假如说又合上水实又有里虚了加什么呢?里虚了加参,水实了加茯苓白术,加上茯苓白术和人参就是什么方子,茯苓饮是吧。就看病理,有什么病理就用什么方子。
我的一个病人,22年12月26号,谢某,来的时候说不想吃东西,胃里堵得慌,但是没有想吐的感觉,可以排除柴胡证。然后口干不喜饮,我们注意这一点,问口干不干,口干了想喝水还是不想喝水,想喝水了有可能是石膏证;不想喝水就不是里热了,可能是里面有停饮。为什么停饮还有口干呢?因为它里面有废水了嘛,津不上承导致的口干;便秘也是因为这个,这个便秘不是说什么大*啦,麻子仁所治疗的便秘,它往往就是一个水秘,用大*、番泻叶也能解,但是停了以后就不解了。大便好几天解一次,这种大便有个特点,不是那种干的不行的,有可能就是不成形,稀状的,可就是解不下来,这往往就是一个茯苓饮证,白术量一定要大,冯老的经验就是用到四五十克以上,大量的白术对老年性这个虚性的便秘,可以给他解决这个问题。
我就给他用那个茯苓饮加大量白术,加了半夏,1月3号二诊的时候胃堵明显减轻了,见口干喜饮,他这个病理状态已经发生变化,有口干了,但是喜欢喝水,又有口苦了,口苦口干,胃里还有点儿堵,虽然轻了还是有点儿堵,这就是个什么证呢,小柴胡证出来了,又有背疼,考虑是有表症了,还有点咳嗽有表了。其实呢,他就是又感染新冠阳了,就给他用了小柴胡合了茯苓饮。
为什么没用解表的方子呢,因为里面有白术有生姜,感觉这就够了,他这个表证就是一个背痛不严重,就用小柴胡合茯苓饮,喝完也就好了,很快就好了。
茯苓饮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都有腹胀,但是位置不一样。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就是在腹部,没有在胸脘部。茯苓饮还靠上在心胸部位,就是气和水的痞结,水气郁结,茯苓饮还有短气的一个状态总想深呼吸。
茯苓杏仁甘草汤和茯苓饮的短气有微小的区别就是短气部位再靠上一些。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是在肚脐周围腹部胀满,茯苓饮要靠上有吐水、纳少、胀饱、气满不能食。
茯苓饮和旋复代赭汤也要做一个明确的鉴别,它两的病理是不一样的。旋复代赭汤的病理不仅有里虚还有寒,气实,还有明显的症状就是打嗝儿;茯苓饮也有打嗝儿,打完嗝儿以后舒服那么一会儿;旋复代赭汤苦于打嗝儿,打完嗝儿这个难受啊,一会儿一嗝儿,一会儿一嗝儿感觉非常的苦恼,不仅打嗝,有时候还带着胃酸,胆汁就上来了,不仅这样还有便秘,一般见到便秘,返酸,打完嗝儿还难受,感觉堵的慌还挺厉害啊,就是旋复代赭汤证。这两个好鉴别,特点就是一个苦于打嗝儿,一个是打完嗝儿舒服。
做一个中医大夫要想在临床上见到一个很好的疗效,就一定要一门儿深入,一定不能今天学这明天学那,今天这个秘方儿,明天又感觉那个老师讲的好,一门深入,一定是潜心的静下心来学习。我们接触全面辩证体系都不算太早,也就两三年,在临床上都得到患者的一个很大的一个认可。所以呢,全面辩证体系包括这个散剂,都是得到我们这个临床的验证的,希望大家都静下心来和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弘扬经方,造福人类。
#乐享周末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