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赏心悦目,代表了我们新的开拓尝试。”8月12日,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这样介绍抗疫题材评弹剧《医圣》。8月19日、20日,上海评弹团携手上海中医药学会历时半年打造的《医圣》将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首演。
《医圣》讲述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临危受命,出任长沙郡太守,带领全郡*民抗击瘟疫,功成身退后归隐山林著就《伤寒杂病论》,终成一代医圣。《医圣》编剧、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恒夫长期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剧本创作却是“人生第一次”。他说,张仲景身上最吸引自己的是他不仅是“医”,也是“官”,《医圣》可以看到他作为“医”治病救人的行为,也有作为“官”惩治贪官污吏的举动。“无论为医为官,张仲景的初心始终如一,那就是——为民。”
导演吴佳斯表示,从曲艺迈向戏剧,《医圣》完成了勇敢的跨界之旅,实现艺术与医术、历史感与当代感的融合。《医圣》在艺术样式上有别于传统的评弹作品,打破评弹表演中不注重舞台调度的传统定式,对“一桌二椅”进行格局的突破,将视听效果从演员身上延至舞台。但它仍传承和体现了评弹艺术的本真,地道的苏州方言“全覆盖”,说表在剧中并没有缺失,而是更精炼了,对演员的要求更高,原本多句话的表述在剧中要精炼准确表达,甚至只能用一句话。稳健流畅的蒋调、柔美清丽的丽调、苍劲有力的张调、朴实风趣的严调中还穿插节奏独特的评弹曲牌,如山歌调、剪剪花和道情调等。
高博文戏称:“评弹演员都是轻度半身不遂患者。坐在书台上,上半身弹唱表演都游刃有余,但是要站起走几步,就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了。”《医圣》要让演员“动起来”,还要扬长避短。不过高博文同时表示,《医圣》内核还是“评弹”,而不是“评弹+剧”的生硬组合,“步入剧场的观众一定能欣赏到过瘾的评弹流派唱腔、包括说噱弹唱在内的评弹表演特色。”《医圣》还会给观众一些小惊喜,例如精心制作的主题曲,作为重要音乐线索的古琴,还有青年演员们载歌载舞演绎的山歌调、道情调、无锡景等传统评弹曲牌。
服装设计蓝玲说,“戏曲演员都是一人一角,每个人的服装都是具象的。但是评弹剧不同,台上的演员往往一人分饰多角。比如在同一场戏中,上一刻演员还是装神弄*的巫婆,下一刻就变成了英俊的小厮。一套衣服如何有特色,又能在不同身份间兼容?这是必须攻克的难题。”舞美设计同样不轻松,桑琦在汉像砖、汉代地图、中医名录等元素中反复寻找、选择,形成“既有汉代氛围,又不拘泥于历史真实”的舞台。
《医圣》制作人、上海评弹团副团长姜啸博曾担心一些前辈不能接受这种新的形式,“没想到老师们创新热情高涨,经常给出新点子”。《医圣》担任说书人角色的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吴新伯辅导青年演员的表演,对剧本也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扮演张仲景叔叔张继伦的毛新琳是《医圣》年龄最长的演员,在剧中只有一段重点唱段。拿到剧本后,他根据自己的流派特色、结合剧中人的潜台词做了大量案头分析工作,调整唱词、修改唱腔,并不断与导演沟通。第一回中有大量对手戏的青年演员*海华与吴静慧是一对舞台伉俪。每天排练结束后,两人回到家中还要不断琢磨表演,给对方挑刺、出主意,相互促进。
饰演百姓、青年医生、灾民等角色的青年演员需要承担更多“演”的任务,其中甚至还有大段的舞蹈动作,由上海京剧院的孙伟老师做形体指导,“几乎脱了一层皮,不过却是痛苦并快乐着。”
为了更好在舞台上展现故事,上海评弹医院援鄂医护工作者讲述抗击新冠肺炎病*的亲身经历,走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听取《中医药对新冠肺炎治疗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张仲景生平》的主题讲座。
高博文表示:“传统艺术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激发最大的创造力,上海评弹团《林徽因》《繁花》做过不同方面的尝试。这次‘评弹剧’概念的提出,也是从理论思考向创作实践迈出的一大步。《医圣》能够得几分,我们希望交给观众评判。但探索的道路,评弹人有信心秉持守正创新的宗旨,一直走下去。”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文字编辑: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