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太阳病?
太,就是大的意思,人体之中,哪儿最大?肌表最大,所以肤表之阳称之为太阳。太阳的功能,总结起来就是荣、卫的功能。
因为肌表是荣卫循行之地,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在荣气的支援下,起着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卫外作用。所以太阳的职能,实际就是卫气行在体表的职能。所以称“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肤表而统荣卫”。
既然太阳主肤表而统荣卫,所以外邪中于肌表之后所引起的荣和卫的病理反应就叫作太阳病。
太阳病有哪些表现?
外邪侵犯肌表,引发太阳病后,卫气为了抗邪,而更全力以赴地趋向于体表,就会脉浮、发热,同时又不能正常地卫外,就必然恶寒。所以说脉浮、发热、恶寒,是太阳病必见的症状,但是要确定是太阳病,还必须在“脉浮、发热、恶寒”的表证基础上再有太阳病所独有的特点——头项强痛,才能说明病不但在肤表,而且也在太阳的经络,才是最典型的太阳病。
太阳病除此以外,还必然影响卫气“司开合”的功能而表现为有汗或无汗。在正常情况下,卫气总是能开能合,以适应人体体温的调节和汗腺排泄的需要。但在受邪后就不同了,有的人是卫气但开不合,但开不合的就有汗,有汗就使荣弱而脉浮缓;脉浮缓者身不痛;有的人是卫气但合不开,但合不开的就无汗,无汗荣就不弱而脉浮紧,脉浮紧者必然身痛。这就形成了太阳病的两大类型,无汗是太阳伤寒;有汗的叫太阳中风。
伤寒和中风除了卫气有开合之异,还有荣阴的强弱之分。伤寒的发热重,中风的发热轻,但都是卫气受邪后的病理兴奋,这在医学术语上叫做“卫强”,无汗脉浮紧的伤寒,治疗时需要开毛窍,所以用麻*汤峻汗;而有汗脉浮缓的中风,不但不能用麻*,而且还要照顾到荣弱,就只能用桂枝汤。桂枝汤中有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来配合桂枝、甘草辛甘以缓汗,所以最适用于有汗的太阳中风证。
所以,发汗就是治疗太阳病的核心治法,当然,发汗也有先后缓急,表证兼里实的,要先发汗后下,否则就有邪随下药而内陷的可能。表兼里虚里寒的,应先温补,后发汗,或温汗兼行,或补中寓汗。不然就会发汗伤阳,里虚更重,出现吐、利、腹胀满等变症。另外,发汗就必须有充足的津液,并由阳气来鼓舞。因此凡阴虚、血少、阳虚、里寒的患者,都忌发汗。必须发汗时,需要配入其他益阴或助阳的药物。比如脉象浮弱的,不管有汗无汗,都要用桂枝汤。只有脉象浮紧的而无汗、卫强荣不弱的,才适合麻*汤。
临床应用时要灵活加减。例如桂枝汤的加减方就有:加厚朴、杏子,加附子,去芍药,去芍药加附子,加葛根等汤。就连葛根汤,也是桂枝汤加葛根、麻*而成。又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都是麻*汤的加减方。桂枝麻*各半汤、桂枝二麻*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又都是二方合成的复方。所以只有灵活加减,才能适应各种特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