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用于同时检测伤寒、副伤寒的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作者编辑:[深圳市恒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属于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检测伤寒、副伤寒的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所述芯片的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肠道感染是世界排名第3位的疾病病因,其中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热症占主要部分。这种疾病构成在卫生条件差和饮水未经处理的国家更为明显,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在亚洲,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已经成为肠热症的主要病因。中国自年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它逐渐成为流行的优势菌型,经常引起地方性流行和暴发。
伤寒副伤寒在全球分布广泛,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伤寒总发病数为万,发病率高达/10万,死亡数21.6万,其中副伤寒发病数万。虽然全球的伤寒副伤寒总发病呈下降趋势,但在卫生状况不良的地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常出现水和食物污染引起的暴发和流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日益严重,流行菌型不断变迁,伤寒副伤寒高发病率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仍不容忽视。
目前伤寒副伤寒的诊断方法有:细菌的分离培养、血清学方法如肥达氏反应、乳胶凝集试验、ELISA、核酸检测(PCR)。分离培养法是在患者的体液标本中培养出伤寒沙门菌,是最基本也是诊断伤寒病例的金标准。培养所用的标本可有骨髓、血液、粪便和尿液,Gilman等的实验中证明即使在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骨髓的培养阳性率仍然最高,可达到90%,而血、尿等标本的培养阳性率受到显著影响。但抽取骨髓对患者来说很痛苦,并且增加了伤寒病诊治过程中的风险。由于培养的方法受到抗生素应用的影响,阳性率大大降低,而且培养的方法至少经过3~5天才能得到结果,不能及时为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