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这二十三字在康平本中为嵌注;“夫天布五行”以下一段文字则为追文。
民国时期,杨绍伊先生即已指出:
“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其(邢斌按,指王叔和)撰次。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例》中辞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而绪论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法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辞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也。”
《伊尹汤液经》,杨绍伊辑复。卷首“考次汤液经序”是杨氏论著。见《解读〈伊尹汤液经〉》,冯世纶主编,学苑出版社年出版,70~71页。
杨氏之观点,以康平本验之,大体一致,稍有不同,而这不同并非原则性的差别。其论证,则合情合理。于此又可知,即使无康平本,人们也能发现《伤寒论》文本中的问题,只是需要深厚的文献学功底。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