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1条文解释这个咽喉干燥啊,一方面有热,咽中干嘛,燥,就是有热象,一方面是缺津液,津液枯燥。这个发汗啊,胃热不能发汗,表热才能发汗呢,发汗是个解热的法子,但是对里热、内热都不行的。
津液虚,不能发汗。那么这一条呢,既有热,津液也虚,这么一种证候,尤其在咽喉。这一段就说明,咽喉肿痛这类的病,当然也不可发汗了,凡是咽喉肿痛都是有炎性证候的多,但还都咽喉干燥,所以咱们对咽痛,都搁到少阴篇是有道理的。
开始时都象外感似的,但是呢咽喉干燥,所以这个是不能发汗的。可是也有这么一种情况,如果在临床上我们遇到外感,以外感为主,这个咽痛稍稍有一些,有时候也可以发汗,一般象这个用葛根汤啊加桔梗,也可以的。但是如果只是一个以咽痛为主的病,那就是有些形似外感也不能发汗,这个要注意啊。小孩子这个病最多,常由感冒,再到咳嗽,嗓子疼,有这个情形,但是不是以嗓子疼为主的,那个嗓子疼也不重,你该用桂枝汤啊,你桂枝汤加桔梗也行,该用葛根汤,葛根汤加桔梗也行。但是确实是以咽痛为主的这种病,那么大概都不能发汗的,这种我们要注意,所以搁到头一条。你象这个小孩子病啊,出疹痘,那么最后余热不尽,回到嗓子了,那么这个时候发汗差不多就能死,非这个发汗封喉啊,所以有一些咽痛之类的病,所谓急喉风这类的,也是嗓子特别干,这个痰干巴到嗓子上,疼得特别剧烈,这种病啊都不能发汗,所以这一段搁到头一条,很有意思。
内容来源: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1条文解释咽喉干燥,一方面有热,一方面津液枯燥,里热不可汗,津液虚亦不可汗,咽喉肿痛等炎性症状也不可发汗。临床上有一些以咽痛为主证的情况,虽类似表证,仍不可发汗,小儿常见此病,如感冒致咳嗽咽痛,但咽痛不重,不为主证,仍可以桂枝汤、葛根汤等方加用桔梗治疗,但小儿痘疹后期可见明显的咽痛、咽干,此时发汗,则有封喉之弊。
内容来源: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END
版权声明:
1.文章来源:《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图片来源:网络编校:五分钟
2.本平台旨在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文化知识,版权为相关权利人所有,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协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