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二
哥哥在家里躺了半个月,天天打针,天天喝粥。医院去复查,主任医生说,哥哥得的其实还算不得是伤寒,而是一种临床表现与伤寒极像的消化系统疾病,医学上叫它“副伤寒”。原来不是伤寒啊!那么哥哥是不是白白挨了半个月的饿?针也白打了?爸爸在一边说风凉话,他对妈妈说:“医院就是白花郎中多,连伤寒都看不出来!”爸爸说的“白花郎中”,就是庸医的意思。妈妈说:“怎么看错了?什么地方不对了?副伤寒不也是伤寒吗?不打针不喝流质,病能好吗?”哥哥却对我说,他一点都不在乎打针喝稀,虽然他不喜欢打针,他喜欢爽快,如果是向他开枪,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他也不喜欢喝稀,他喜欢吃包子。但是,这半个月来,打了那么多针,饿得那么厉害,虽然他很不喜欢,但是,他都并不在乎。我觉得英雄的气概又回到了哥哥身上,病治好了,他又可以猛吃包子了,也不用打针了。但是,他为什么还是愁容满面呢?原来,他是对他生的那种病的名称有意见。他说:“什么副伤寒,见了*了!生个病还是副的!”哥哥在学校里,一直担任副班长。他对班长前面那个“副”很不满意,他做梦都想当班长。他除了用功学习,不会放弃一切有可能做好事的机会。他曾经把自己的零花钱交给老师,说是在路上捡到的。老师表扬他拾金不昧,不仅在班级里讲了,还当作先进事迹写了广播稿,在学校的广播里播了。可是后来他又这么做,老师就觉得很奇怪,老师说在路上捡到五块钱,应该是很难遇上的事,你吴毛毛同学怎么能一次再次地捡到?哥哥在班主任的教育下,终于说出了实情。老师知道他出发点是好的,他是太想有出色的表现了,但是觉得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老师说,做人要诚实,虽然吴毛毛同学这样做,算不得太大的错误,但是,毕竟不能算好事,这其实也是一种欺骗。如果从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长大以后就特别会经常弄虚作假,问题还是挺严重的。老师说,今天骗荣誉,明天就可能骗钱,骗更多的东西。哥哥说,他也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老师的话还是让他受不了,他觉得自己以后不可能发展到骗钱的,他如果要骗钱,也不会把自己的零花钱“拾物交公”了。我对哥哥说:“你不是说自己像以前江姐他们那样的革命先辈打死也不招的吗?为什么说出来呢?你不说,老师也不会知道你交了自己的零花钱!”哥哥说:“这个性质不一样,这不是招供。我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知错就改。这也是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机会,认识到了,改正了,以后就不会再犯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以后都不会骗钱的!”他对老师的话一直耿耿于怀,觉得老师把他说得太坏了。又有一次,同学在学校拉肚子,哥哥第二天就把家里的药拿去给同学吃。他是在做好事呀!但是老师却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哥哥。老师说:“吴毛毛同学,你这样做很危险呀!药可以随便给人吃吗?药只能是医生指导生病的人吃,别的人都不行!你这是热情过头了!万一吃出问题来怎么办?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老师把这事汇报给了家长,爸爸暴跳如雷,大骂哥哥是“闯祸胚”。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爸爸,近来脾气变得特别的坏,他似乎整天都是板着个脸,没有笑容,也不爱说话,好像心里装着天大的不痛快。而我记得以前,爸爸是很和气的,他是个爱说话的人,经常跟我们讲一些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他是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哥哥拿家里的药给同学吃,惹得妈妈也很生气。老师对妈妈说:“你身为医务工作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应该管好自己的孩子,随便把药拿出去给同学吃,要是吃出问题来,学校也跟着倒霉!”妈妈问哥哥:“你拿了什么药给同学吃?”哥哥说,同学拉肚子,他给了他*连素。“我们在家拉肚子不也是吃这个药吗?”哥哥说。妈妈说:“平时拉肚子吃这个药是可以的。但是,拉肚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你上次得的副伤寒,那就不是简单的拉肚子,吃止泻药可能就会耽误病情!”妈妈还说:“要是同学头痛呢?你给他吃什么药?药真的不能乱吃,要出大事的!”爸爸真的变了,他动不动就发火,而且发很大的火。他对哥哥说:“怪不得你一直都是副班长,你这样的货色能当正班长吗?当个副班长都已经是不错了!”爸爸的话太伤哥哥的心了!哥哥显然很不服气,他反击爸爸说:“你不也是个副科长吗?”他这样说爸爸,爸爸气得猛拍家里的桌子,骂他“浑蛋”。本文内容节选自“荆歌记忆三部曲”之《记忆开出花来》,年1月正式面世。
“荆歌童年课系列”同期上市,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