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条: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哕”就是我们说的呃逆。
也就是干呕这一类的,他不吐东西,光有声儿。
不过哕其声儿连连,惊人。
胃虚寒的时候多。但是也有实证,最后这一节儿就说明这个(实证)。
那么气得不行,它往上来,所以说是“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
所以我们要遇着哕逆之病,虚的固然多,也有实证。
如果大便不通而哕逆,你通大便哕逆就好,气不得不下行嘛。
小便不利也可以使之哕逆,那你利其小便就可以好。
所以任何一个证候片面看问题都不行的。
“哕”,咱们前面有很多节了,虚的多,可不能说见着哕就是虚。
就像我方才讲那个,“外气怫郁在表”(第48条),那是表,可是你看他没有里虚极虚之候,那你用小发汗法行啊。
换言之,饮水让他出点汗也可以的,不是不行。
但是极虚之候(第条),非舍表救里不可。
(若再用小发汗之法)那就不行了。
所以我们临床上,片面来定治疗方法,这是错误的。
非全面看不可。他这个书,你看看,一开始无论是辨太阳病、辨阳明病,都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
你处处得看脉证啊。你不能够拿一个症候就定全局了,这是不行的。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