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夏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TUhjnbcbe - 2021/5/24 21:45:00
北京荨麻疹防治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5950.html

时值夏季,气温和湿度升高,各种细菌病*容易滋生,部分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进入高发季节。现我们爱维叶远洋幼儿园向大家宣传夏季传染病相关知识,以做到家园配合共同防控。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居多。

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EV71疫苗对该型病*的手足口病有良好可靠的保护作用,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但该疫苗只能预防由EV71型病*导致的手足口病。

2.细菌或病*性腹泻病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主要有肠道病*、轮状病*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防治措施

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四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出现腹泻症状,只要及时就诊,一般会很快治愈,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夏秋季在霍乱疫区内或去过霍乱疫区,若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就诊,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做相应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3.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少年多发。主要症状为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

防治措施

在疾病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或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防治措施

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

5.水痘

水痘伴有轻度和中度发热,皮疹首先出现于头皮,面部和躯干;最初皮疹为强烈瘙痒性的红色斑疹,然后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24~48小时内疱疹内液体变得混浊,且皮疹出现脐凹现象,当最初疱疹结痂后,躯干和肢体又出现了新的皮疹;水痘严重者还会累及口咽部、睾丸、眼睑等部位。一般出疹期持续2~4天。

防治措施

为预防水痘,家长可自愿接种水痘疫苗。平时勤洗手,勤洗澡;家庭应备“84”消*液,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经常彻底清洗消*;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就诊;应避免健康儿童和发病儿童接触,发病儿童家长也应主动告知其他儿童和家长。

6.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

防治措施

管理传染源。对幼儿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接种疫苗。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现在国家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为8月龄初始一针,6岁加强一针。个别省份定为18个月到24月时复种一针。另接种剂量为0.5ml。

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0.1~0.2ml/kg,胎盘球蛋白0.5~1.0ml/kg,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

7.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疱疹咽峡炎常见于1-7岁儿童,是由肠道病*引起的,夏季为高发季节。其主要传播途径除了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常常会引起同游玩的孩子一同发病。除了咽峡部疱疹外,常常伴有高热、咽痛、头痛、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等。

防治措施

首先在流行期间家长要注意避免让孩子去公共场所和其他地方,应该注意为孩子戴口罩,特别要注意不要在餐馆,餐馆等吃饭。父母也可以频繁地问儿童,有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而儿童和幼儿园出现高烧,喉咙痛等症状必须及时检查,并在确诊后及时隔离治疗。其次在正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刷牙,也可以用淡盐水保持口腔清洁,杀死一些细菌,孩子应经常洗手,餐具可以煮沸和消*。而且因为成年人不会被感染但会携带病*,小心不要使用儿童餐具,还要注意让孩子们适当运动,多喝水,养成不挑食的习惯,不要偏食,防止抵抗力下降。最后家长要注意做好孩子的生活环境,家里需要经常打开窗户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性,同时避免健康儿童接触生病的孩子,并使患病儿童出现症状,至少两个本周只能防止感染蔓延。

8.传染性结膜炎

该病常常突然出现眼部烧灼感,疼痛、眼皮红肿、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双眼充血、甚至出现眼睑肿胀等。

传染性结膜炎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注意卫生是预防的重点。

防治措施

小儿结膜炎的预防措施中,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应切断传播途径。不用患儿的毛巾、手帕、洗脸盆、学习用具等。接触患儿眼睛或物品后,要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双手,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杜绝用手揉眼的不良习惯。小儿眼炎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新生儿出生时被产道内的细菌病*感染,外伤、过敏。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并发结膜炎。但引起小儿眼炎最常见的还是不卫生,要引起注意。

当然夏季常见流行病还有很多,例如流脑,风疹等等,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孩子被传染的几率:

1、常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不用手揉眼,不随地吐痰,勤换衣、晒衣被,婴幼儿奶瓶定期消*;

3、夜间做好防蚊工作,尤其是外出游玩时。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一定程度防止皮肤感染、减少蚊虫叮咬;

4、科学喂养、增强免疫力,注意合理蔬果、粗粮搭配,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以做到营养均衡;

5、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穿衣,降低感冒几率;

6、适当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使得孩子更少出现高烧的情况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远洋幼儿园招生公告

这个夏天,有一场特别的夏令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