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8健康科普课堂第十二课夏季肠道
TUhjnbcbe - 2021/8/15 23:14:00

夏季天气炎热,气候潮湿,是各种肠道病原菌繁殖的最佳时间,肠道传染病也进入了多发季节。这些传染病不仅传播速度快,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危害,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生命。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不仅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更给社会、家庭带来了较多的不安定因素。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加强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的宣教尤其重要。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季主要的几种肠道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等。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用过的衣物、文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

 肠道传染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肠道传染病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或病*,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食物中*等,由于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经水、食物传播。


  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粘液脓血便,腹泻视病情不同每天可达数次或数十次不等。全年均可发病,每年的夏秋季为菌痢发病的高峰期。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搞好环境卫生: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卫生,加强对粪便管理,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学生认真打扫环境卫生


  投放鼠药

 (2)注意饮食卫生:要选择新鲜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3)尽量少吃冷饮:包括雪糕、冰激凌和冰水等,更不要一次吃太多,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的防御系统,这时候肠道致病原就有机可乘了。

 (4)注意饮水卫生:不要喝生水,要喝开水。饮水用具要定期消*,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

 (5)讲究个人卫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人预防措施,学习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机会。

 (6)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也可在当地接受相应疫苗的预防性接种,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注意定时开窗:自然通风,呼吸新鲜空气。

 (8)保持良好的心情:身心放松,有利于预防夏季传染病。

 (9)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发现患有上吐下泻等不适症状,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0)就医时请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新冠肺炎的常态化防控。

温馨提示: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三字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图文:刘芳

审核:孟旭涛赵欢

统筹:郝培君王雅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28健康科普课堂第十二课夏季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