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伤寒论中各种名词解释,值得细品收藏
TUhjnbcbe - 2022/3/12 18:25:00

1.病与证:病,有病名,有一定的病位,有一定的属性,其发生、发展,基本上有一定的过程与规律。在《伤寒论》中,病有三阳病、三阴病等。证,是每一种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症状表现。譬如同是太阳病,初期是脉浮、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表证,而到了出现水液代谢障碍时,就会出现消渴、小便不利等里证。在《伤寒论》中,除表证、里证之外,还有桂枝证、柴胡证等名词。2.中风:是三阴三阳病分类中与伤寒相对一种类型。其命名的根据有二:一是风性疏泄与寒性凝敛相对。如太阳病有汗称中风,无汗称伤寒。二是指阳邪,与寒为阴相对。如大青龙证,无汗烦燥者为阳邪,为中风;身不痛但重,不烦躁者,相对之下为阴邪,为伤寒。阳明病,能食者,为阳邪,为中风,不能食者,为阴邪,为中寒。少阳病,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阳邪,为中风;仅头痛发热,目不赤,不烦满者,相对的为阴邪,为伤寒。太阴病手足自温,不太热,不烦痛者,为伤寒;四肢烦痛者,相对的为阳邪,为中风。由于那时还没“寒化证”、“热化证”这样的名词,所以少阴病和厥阴病,同样也都是以寒化证为伤寒,热化证为中风。3.伤寒:一是广义的,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初起有发热恶寒的,也有无热恶寒的。发热恶寒的多发展为三阳病,无热恶寒的多发展为三阴病。二是狭义的,是三阴三阳病分类中的一种病型,与中风相对。如太阳病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阳明病有阳明中风、阳明中寒;少阳病有少阳中风、少阳伤寒;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也是如此。4.发汗、解表、解外、解肌:四者都是驱除表邪的意思,但其涵义稍有不同。发汗,是服药后必须温覆,必须达到出汗的目的。解表和解外,虽然也是以驱除表邪为目的,但是服药之后,听其自然,不用温覆,也不一定必须出汗。表,是肤表,部位一定;外,是对里而言,除了里都是外,因此半表半里也可以叫做外,但不能叫作表。如“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都是。前之外,实际是表,后之外,实际是半表半里。解肌,是指邪在肌腠,专指表邪之表疏有汗者而言,是桂枝汤的专长。5.阳明中寒:中寒仅在阳明病中一见,是与阳明中风相对。其胃阳素盛,化热迅速者为中风;胃阳不盛,化热迟缓,化燥费力者为中寒。因阳明病是胃家病,是里病,所以不叫伤寒而叫中zhong寒(中,作平声读)。6.传、转属、转入、系在:传,是同一经病的深化。转属是病位和属性的变化。《伤寒论》中的“传”,并不是说这一经病变成另一经病,但是临床上由这一经病传递给另一经病而变成另一经病的情况,确实是有的。譬如:“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于燥,因转属阳明”等等,或因误治,或是自然演变,由这一经病变成另一经病,是常有的。但这不叫“传”,而叫“转属”或“转入”。“转属”和“传”不同,传之前的前驱期和传之后的典型症状期,其临床表现虽然不同,似前后仍是一个病。而“转属”就不同了。转属之前是一经病,转属之后又是另一经病。虽然在现代医学看来,可能仍是一种病的前后不同阶段,而在《伤寒论》中,则由于属性和治则的显然不同,就要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而成为两种病了。转入,即转属。系在,伤寒在还未转属别经之前,已经具备了转属别经的内在条件,出现了可能转属别经的苗头,叫作“系在某经”。譬如“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此为系在太阴。”就是说,缓主内湿,手足不热而温,是脾阳不盛,这就具备了表热与太阴脾湿相搏、转变为太阴发*的条件,所以就叫做“系在太阴”。7.口不仁:即口不和,是口中粘腻不清爽,但尚未至于燥渴。旧注解释为口不知味,不够理想。8.脏:若与腑对举,是指五脏,若不与腑对举,便是包括六腑在内的腹腔全部脏器。如“诸病在脏”(《金匮要略》)、“脏无他病”、“脏有寒”、“脏结”、“脏厥”、“脏寒”等都是。这和《内经》“愿闻十二脏之相使”和“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的“脏”字,都是广义的,是统所有脏腑而言的。9.和、和之:和,即无病。如“口中和”,即口中清爽,不燥不渴。“表和里实”,是无表证而里已成实。“荣气和”,是荣无病。“表未和”、“里未和”、“卫气不和”,是表、里、卫气处于病理状态。和之,是用小剂量的药物治之使和。如“桂枝汤小和之”,“微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比常规汗下为轻,故称和之。10.胃:《伤寒论》中的胃,是指整个消化道说的。如“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而称“家”,显然不仅仅是仓廪之官的胃。又如“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这显然是指的大肠。11.心下、心中:这是单指的胃,或胃周围,不包括大肠、小肠。如“烦躁心下硬”、“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心下痞硬”等都是。12.强:亢进的意思,是病理现象。如“荣弱卫强”、“浮则胃气强”都是。13.少气:《灵枢.五味篇》:“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是气息微弱,不是短气。14.能食:食欲正常,对不能食而言。如“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15.颇能食:是较能食、略能食、食欲尚可的意思。如“到后经中颇能食”。16.不能食:是食欲减退。如“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一是厌食。如“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17.小便利:即小便正常,与小便难、小便少相区别。如“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小便利者,大便当硬”。18.大便硬:较坚硬的大便。有时是对大便溏而言,即大便正常,不溏不薄,能够成条。如“下利后,当便硬”就是。19.燥屎:是坚结干硬的粪块,极易致成肠梗阻,导致自身中*等危症。如“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20.下利、下利清谷:下利,即腹泻。虚寒腹泻并泻下未消化的食物,叫下利清谷。21.热利下重:即里急后重的痢疾。22.哕:指膈痉孪,俗称打呃忒。与胃痉挛有呕的声音无呕出物的干呕不同,也与噫气不同。23.噫气、干噫:噫,同嗳,即噫气。24.烦:①热:《金匮》第六篇“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之“烦”字,《金匮集解》、《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易解》等均释为“灼热”或“发热”。此热乃阴虚所致,热势一般不高。《伤寒论》条:“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之“烦”,则是指实热,乃因误治后,少阳之邪入里,化热化燥成实,形成阳明腑实证,热势一般较高。②乱:《伤寒论》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因阳明里热炽盛,邪热扰心,故有心神不宁,心烦不安的表现。《金匮》第六篇:“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此乃肝阴不足,心血亏虚而致心神失养,心烦意乱,难于入眠。对此义,仲景常以“心烦”“发烦”、“自烦”、“内烦”、“烦躁”、”躁烦”等加以描述。③躁动:条:“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蛔厥证的特点是阵发性发作。缓解时静如常人,发作时躁动不安,腹痛剧烈,呈阵发性绞痛,可有钻顶感或放射痛,恶心呕吐,甚至手足厥冷,诸症暴作,故躁动不已,辗转不安。显然,此“烦“字若仅释为“心烦”,则与蛔厥症候出入甚远,作“躁动”解则可概之无余。因躁动是病情发作,证候显露于外而不能自制的表现。故《伤寒论选读》按云:“此烦字,当是对(蛔厥)主证的总概括,含有疼痛,呕吐,烦躁不安之意。”发作时的“烦”与缓解时的“静”相较,则将蛔厥症候特点形象地衬托和描绘出来了。④闷:98条:”胸中烦而呕……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病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故有胸中郁闷不舒之证。小柴胡汤能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与上述病机合拍,服之,“胸中烦”等证则可消除。第条:“复加烧针,因胸烦”乃热邪内逼,不得外泄,邪热郁于胸中所致,治当泄热除烦解闷。⑤甚: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注解伤寒论》、《伤寒贯珠集》、《伤寒论释义》等书对其中“身体疼烦”之“烦”字,均含糊其辞;《伤寒论阐释》、《伤寒论选读》则分别释为身体疼痛和心烦或心烦闷两个症状,日人山田宗俊释为身体疼甚。钱潢、高学山、承淡庵等注均作“身体烦疼”,《伤寒论集成》更是明确指出:“疼烦二字颠倒,当作烦疼,次条骨节烦疼之语及柴胡桂枝汤证烦疼之文,皆可征也。烦疼谓疼之甚也。”且原文中“不能自转侧”之语,亦正是补充说明疼甚的程度。余如“骨节疼烦”、“支节烦疼”、“四肢烦疼”、“胸烦满”、“膝胫烦疼”、“烦惊”等均属此义。⑥繁:《金匮》第十二篇:“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金匮要略浅释》云:“水饮犯肺,咳嗽烦苦而胸中疼痛。”所谓“咳嗽烦苦”,即咳嗽频繁且剧烈之意。因咳嗽剧烈而频繁,连咳不已,故致胸中疼痛。又如《金匮》第十六篇的“烦咳者,必吐血”,条的“干呕烦者”都有咳嗽频繁,干呕频作的含义。25.阳微结:病证名。是既有表证复有里证的一种病证,表现为头汗出,微恶寒,发热,手足冷,心下满,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紧而细。因本证较之阳明里实燥结之证,热结尚浅,且表证未解,故称为阳微结。如《伤寒论》第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可与小柴胡汤”。26.除中:证候名。中指中脏。除中即胃气衰败,中脏阳气被除。它的形成是因寒证误用寒药,以寒治寒,而使胃气大伤所致。其特征为:腹中冷反而能食,且为大量求食,食不知饱的反常现象,表明胃气将竭,病睛极其险恶,预后大多不良。如第条“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27.强几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条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说明筋脉拘急,而筋脉拘急多为寒邪收引所致,如果是寒邪侵犯人体,寒主收引,汗孔也将随之闭阻,应该是无汗的,在出现“项背强几几”的同时,又有汗出恶风,从表面现象上看拘急与汗出似乎不太吻合,所以说“反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的“强几几”读作jiāngjījī,是南阳一带的方言,当地人们对身体上似疼非疼,似痒非痒,拘急不舒,难以准确形容的情况,在名词的后面加一个“几几”来描述。譬如“疼几几”“麻几几”“酸几几”“痒几几”等等,也有说成“麻唧唧”“痒唧唧”的,总之是没有实质性的具体含义,只是一个语气词罢了。28.不来在《金匮要略》中仲景也使用了方言土语,云:“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其中的“不来”是表示“摆”的方言土语,在此表示肝死脏的脉象如绳索一样来回摆动,我们本地的方言土语称之为“不来”,“不来”就是“摆”的原始土语,比如,摇头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头”,挥手示意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手”,旧时的游医走门串户为人看病,手中拿着一种鼓,用手一摇就响,这种鼓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鼓”。伤寒名家胡希恕在解释此条时云“不来者,不动也”,显然是望文生义,因为他不会说我们的方言土语,没有这种语言环境的熏陶。29.某某家在《伤寒论》中二十次出现“某某家”的说法,如风家,喘家,淋家,疮家,亡血家,汗家等等,“家”字在此指素患有某种宿疾,或有某种喜好的某类特殊群体的人,在我地方言土语中称妇女是“妇道人家”或“女人家”,在《伤寒论》中还有许多方言土语,如“不中与之”的“不中”,学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理解方言土语的含义。30.不中与之《伤寒论》第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第条云:“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五版教材解释为:“不中与:即不能再给病人服用。”实际上,不中(音zhōng)就是不行,这个意思不但南阳人用,河南省广大地区也用。“不中与之”是一个倒装句,即“桂枝与之不中也”,“柴胡与之不中”,前者是说太阳坏病给患者服用桂枝汤不中(治不好),后者是讲心下痞证不在胸胁,是中焦气机痞塞,非少阳之半表半里,也非有形邪结之结胸证,故给患者用柴胡汤不中,应该用半夏泻心汤。31.懊恼《伤寒论》中说:“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懊恼”一词,在南阳方言中,应读作wānóng,读作àonǎo或者ǎonóng都不合适。“懊恼”(wānóng)既是心理症状,又是生理症状,即心烦与恶心的合并表现,想呕吐又不能呕吐的说不出的一个症状,南阳人在形容看到或者接触到肮脏的东西时的一种反应。另外如果吃了过量或者过凉东西,胃中满闷,恶心欲吐不吐,也会以“懊恼”来形容。32.水逆: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证的表现。33.藏结: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34.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35.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36.心愦愦:愦,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37.下厥上竭:因阳气虚于下而厥逆,故称下厥;因阴血出于上而耗竭,故称上竭。38.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并病: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证又起,发病有先后次第之分者。39.阳浮而阴弱: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脉象而言,即轻取见浮,故称阳浮;沉取见弱,故称阴弱,即浮缓脉之变故。二指病机而言,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称阳浮;营阴因汗出而受损伤导致不足,故称阴弱。)40.翕翕发热:翕,和顺之意。翕翕发热,指发热轻而温和。41.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全句指不间断的小量汗出。42.坏病:六经病经失治误治后产生新的证候而不能归属于六经病时称坏病。此指太阳表证因误治而变为里证,病情恶化。43.奔豚:证候名。以豚之奔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直至咽喉,发作欲死须臾复止。44.日晡所:大约午后3时到5时。日晡指申时。潮热:发热如大海涨潮一样,定时而发。45.胸胁苦满:病人苦于胸胁满闷。满意同闷;苦用作意动,以为苦。46.嘿嘿:形容词,即表情沉默,不欲言语,是少火内郁的表现。嘿同默。47.白饮《伤寒论》中明确称为散剂有7个,除了文蛤散以沸汤冲服、瓜蒂散以热汤煮香豉成糜和服外,其他散剂比如五苓散、四逆散、半夏散、牡蛎泽泻散、三物小白散等等,均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关于“白饮”,也有不同的说法,考“白饮”有三种解释:这里的“白饮”是在做大米干饭的过程中涳出的米汤。南阳民间用大米或小米做米饭有三种做法,一种是流质的,质地较稀,称作“熬米汤”;一种是半流质的,质地较稠,称作“馇米饭”;一种是固体的,称作“焖干饭”。在焖干饭的过程中,首先将米煮熟,然后用蒸笼布滤出或者直接倒出多余的米汤,再上火蒸成干饭,而这滤出的米汤就是“白饮”,也叫“白汤”,有如牛奶一般细腻,且有很浓的米香,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在过去奶粉、牛奶奇缺的时代,是育儿最好的代乳品。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方中用粳米煮熟即是以米汤养胃的目的,和白饮和服散剂有异曲同工之妙。48.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象。关前为阳,关后为阴。49.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之状。50.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面合色赤:即满面通红。面合即合面,满脸。51.心下支结:为心下部有支撑满闷之感,与胸胁苦满同类而轻。支,支撑,似有梗阻感;结,凝聚,似有重压感。52.劳复:大病新差,气血必虚,体力未复,当谨慎调养,否则易致疾病传变或复发。因劳累而复发者称劳复。53.“下利清谷”与“谷不化”的含义有何区别?答:“谷不化”是概指脾胃纳运失司;“下利清谷”是少阴阳虚寒盛。“谷不化”见于甘草泻心汤证:“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一再误下,脾胃大伤,食物不能消化,故曰“谷不化”。“下利清谷”在《伤寒论》中出现十多处,都是少阴里虚寒证。应该以四逆辈救逆回阳。《伤寒论》中用词、用字就是如此精当,学习中能首眼分明,则临证时自有准绳。按:谷不化是一般的消化不良,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所致。“下利清谷”是泻下完全未变色的饮食物和清水,是阳虚寒证。前者病在脾胃,后者病在肾。学者务必留意54.问:《伤寒论》中方名的意义?答:《伤寒论》中方名有四种由来:(一)以主药命名。如麻*汤、桂枝汤、葛根汤、芍药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二)以治疗作用或治疗病证命名。如泻心汤、大陷胸汤(丸)、小陷胸汤、四逆汤、四逆散、承气汤等。(三)以主药及作用两种意义命名。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茯苓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桂枝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等。(四)以剂型命名。如汤、丸、散、粉、蜜煎导等。(五)亦有的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方位之神来命名。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真武汤等,其意义也近于以作用命名。如白虎汤,白虎,喻为西方金神,为秋金清肃之气,秋凉至,炎暑去,是方乃清热退火之剂。又如真武汤,真武又名玄武,北方水神,以之名汤,赖以镇水之意。按:有些方名解释不一,如“抵当汤”,“抵当”二字,有的解释为“直抵当攻之处”,则为以作用命名;有的按《名医别录》解释为“水蛭亦名至掌,渐后讹‘抵当’,方用水蛭为君,故名为‘抵当汤’”,则以主药命名。5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中各种名词解释,值得细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