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洪灾过后为什么容易有疫情
TUhjnbcbe - 2022/4/15 18:47:00
白癜风病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8/6029197.html

近日河南的持续暴雨导致多地发生严重内涝灾害

地铁

郑大

车库

在发洪水后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因为人的吃、用离不开水,而发大水时的水源中带有农田、兽舍或泥土中各种各样病原体,而且有人和动物粪尿等排泄物的污染,如果这样的水没有经过彻底消*,人饮或用后就会得到传染。从水中经消化道传播的病原和传染病有:


  (一)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或副霍乱。该细菌进入胃到小肠,约3天后就会发生严重呕吐和腹泻,粪便呈米汤样。由于大量失水,病重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休克死亡。


  (二)痢疾或副痢疾杆菌引起痢疾或副痢疾。细菌在大肠内繁殖,产生的*素引起肠粘膜炎症、溃疡、坏死,人在受染后1~3天发病,有发热、腹痛、腹泻,粪便中有粘液或脓血。严重者可发生微循环衰竭、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三)沙门氏菌引起肠炎、食物中*、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沙门氏菌有几千种,有的经污水或食物感染后4~24小时发生胃肠炎,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一般病人一周内痊愈,但治疗不及时也可造成死亡。有的沙门氏菌可以从消化道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有发热、出汗、面色苍白等中*症状。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可从小肠侵入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到达全身器官,引起持续高热、乏力、全身酸痛、肝脾肿大,肠壁局部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造成肠出血或肠穿孔,粪便中不断排菌,病程数周。


  (四)大肠杆菌。虽然大肠杆菌存在于每个人肠道,不但无害,而且有益,但大肠杆菌型别很多,有的型有各种各样致病性。年5~8月日本发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一起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H7的暴发流行继而我国江苏、山东等地也陆续有病人发现,该菌引起出血性肠炎值得重视。


  (五)戊型肝炎病*引起病*性肝炎。虽然甲型肝炎病*也经消化道感染,但经饮、用水和食物传播的主要有戊型肝炎病*,我国西北、东北等地曾有流行,洪水过后更要注意戊型肝炎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发大水后,除要防止消化道传染病外,其他如接触途径传播的传染病也属重要,如钩端螺旋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此病在人与兽均可患病。该螺旋体存在于受感染的鼠类或家畜体内,从尿排出污染水源,尤其在发洪水地区,当人接触疫水后,钩端螺旋体穿透皮肤粘膜侵入人体,病人轻者症状如流感,重者有*疸出血,病死率高。又如布氏杆菌引起布氏菌病,也是人畜共患,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畜牧区有流行。布氏杆菌可随家畜尿粪排出,污染水源,人通过接触疫水等途径受到感染,细胞在血流中繁殖,可引起波浪热,难以根治。此外,还有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要防止上述传染病的发生,首先要避免接触疫水,并将用水净化,饮水消*。或者选择安装净水器过滤保障饮水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洪灾过后为什么容易有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