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洪涝灾害,如何预防传染病
TUhjnbcbe - 2022/5/7 14:38:00
北京痤疮防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目前,茶陵县出现连续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后,极易造成疫病的流行。那么,洪灾过后,大家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又该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呢?

????一、洪涝灾害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

???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其次,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水灾过后还可能患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另外还要注意防治食物中*、农药中*等。现在来重点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性脑病。菌痢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生活接触是引起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水、食物污染常引起暴发。


  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常呈暴发流行。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汉坦病*)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A16型(CoxA16)和肠道病*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二、洪灾灾害如何卫生防病?

???①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或经漂白粉等处理过的水。

?????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容易导致很多健康问题。?

???②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物易引起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来历不明的禽畜可能死于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最好深埋处理。

????③ ?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

????洪水过后,环境中的垃圾较多,应尽快清理,集中堆放,避免污染水体。随地大小便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可能造成苍蝇大量孳生,传播甲肝、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

???④ 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

???⑤ 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苍蝇是甲肝、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老鼠体内含有流行性出血热病*、钩端螺旋体和鼠疫杆菌等,蚊子是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热病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洪涝灾害中,人与蚊蝇鼠等接触的机会增多,应加强杀灭工作。

???⑥ 勤洗手,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手是人体接触外界环境最多的器官,经手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甲肝、痢疾、霍乱、伤寒、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红眼病”等皮肤黏膜性疾病,以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用香皂、洗手液、流动水正确洗手可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⑦ 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严重传染病的早期信号,洪涝灾害期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医。

???⑧ 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问题解决。????

???人在洪涝灾害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的会引起心理疾病。任何灾难最终都会过去,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积极应对,重建家园。?

???三、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如何消*?

 ?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洗食品、餐具或刷牙、漱口,便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注意饮水的消*是非常重要的。


  饮水的消*方法很多,简便实用的是煮沸消*和氯化消*法。

????氯化消*法:采用漂白粉精片消*。将漂白粉精片或泡腾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桶)中(每担水(50公斤)加漂白粉精片1片或泡腾片1片),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30分钟后,饮用水余氯不低于0.3mg/L即可使用。若余氯达不到,则应增加消*剂量。

???四、水灾后如何对环境进行消*?


  1.粪便消*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2.对清淤后的环境可用-mg/L有效氯溶液(每1公斤水加5g-10g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氯按20%计)喷洒消*30分钟。


  3.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1-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深坑,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m2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


  4.垃圾消*: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0mg/L有效氯含氯消*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后深埋。

?????????????????????????????????????

?????????????????????????????????????茶陵县卫生健康局

?????????????????????????????????????茶陵县疾控中心

扫描或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洪涝灾害,如何预防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