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治国:国学与中医
第四章·第二节·学医手札:如何才能学好中医全文约字
各位师兄,大家新年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第四章·第二节·学医手札:如何才能学好中医》。
我觉得这一章节的重点不是在于“如何学好中医”,而在于“如何进行学习”。其中刘老师将“学习”的很多细节、内容和一些窍要已经表达得很清晰。我也是读到这里才知道,当年因为某些原因,刘老师说自己二十岁以前没有读过书。也就是说刘老师所有的学习都是从大学以后才开始,非常令人佩服。
不像现在,很多小朋友从小就耳濡目染开始学习。一些综艺节目比如《古诗词大会》,里面小选手们文化底蕴很是深厚,对此我也是深表赞叹、自愧不如。似乎一看到这种内容的节目就显得自己特别没有文化。
刘老师书里也提到“感”和“化”。“文化”的“化”与“感化”的“化”是同一个字——其实中文很多内容都是相通的。“化”是什么呢?是要融为一体的。而“文化”,即「文能化人」,这个部分是说,我们要把读的书融到自己骨子里才能真正叫做「读书人」。
1、读书之原则
「我只能从一位老学生的角度谈几点看法,提出几个值得学人注意的原则。其一,学医的动机是什么?这点尤其重要,礼记有言:“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大家可以参看《伤寒论》原序及《大医精诚》,总之习医的目的不能安立在糊口。
其二,要有长远心,学好中医是一辈子的事。我都已经奔六了,现仍在跟师,且深深感到,只要动机没有偏斜,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四章·第二节
读书时我们要注意一些原则。首先是动机。刘老师一开始就提出来,动机是什么?这非常重要。尤其像我们学医的话,是「立于初心,始终如一」。
其次是长远规划。除了初心以外,长远、长期的规划也是重要原则之一,这意味着能令人一直学习的一种动力,即,来自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乐」字。这个原则在书里也被刘老师上升至很高的高度。
「乐」字,可以是[lè],也可以是[yuè],包括很多师兄都会念“子[lè]”。而[yuè]和愉悦的“悦”相通,愉悦的“悦”又和我们的「兑卦」相通。
很多人会说,读书没有用,或者说不能有效换取一些生活上的物质基础,其实不然。真正读书读得好的人一定是很快乐的,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无所不「兑」的,可以去兑换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
「兑卦」的「兑」字涵盖了很多内容,也包括了「交换」。因此真正读书读得好、愿意读书、能够享受其中的人,一定是会有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换到自己想换的内容。所以,读书并不是无用,读书无用是因为没有把书读好。
「其三,从慎读中明理,从日用中体道。慎读反过来就是读书要慎,现在的书太多,如果读书不慎,一辈子也只做了个读书人,不能明理。慎读最踏实的当然是经典,读经典更要有长远心,要一辈子置于案头,更要放在心上。
其四,能遇明师,能识明师,又有福德跟随明师。……跟师为什么难呢?因为跟师必须放下自我!师重要,有些关窍没有师,八辈子也悟不出来。但师也非绝对,所以自古就有一事师、一字师、一句师。总之,处处留心,皆是学问,究竟的师其实是自己!」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四章·第二节
再有就是从慎读中去明理,从日用中去体道。刚刚说到“兑”和“乐”二字,就是我们还得去主动交换、主动在日用中体道,而不是读死书、读书而无用。
刘老师这里也说,孔子收学生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有举一反三之识。因为真正的读书是为了更有效、高效地做事情,而不是仅仅为读而读。
以及很重要的是遇到明师:明明白白的老师。刘老师这里也说得很清楚:要有福德去跟随明师。
可能「遇明师」不难,而是难在能否「识明师」。就是你能知道,这个老师我愿意跟随,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老师。「识」到了还只是第二步。第三步是一定要去跟师。老师的教诲,老师的要求,如何才能以自己精进的状态去跟随,这一步也是非常难得的。师很重要,且遇师、识师、跟师这三步之间也没有什么捷径。
一事、一字、一句都为师。我老师经常说,人教人是教不会的,你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去教某个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重点在于「行持」。在字字句句中我们一定要去主动挖掘。行持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去日用中体道、去用,否则这个老师你跟了也没什么用。可能在知识系统上比较清晰了,但如果「见地」和「行持」这两个部分没有做的话,这个学习是不完整的。
其实这也不仅仅是中医,所有学问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这样几个原则去实践。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很慢。当你以为慢之时,当你在一点一滴积累、学习之时,这往往是一个精进的过程,也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昨晚我在直播时也有跟大家聊,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增加「加速度」的过程,而非增加「速度」的过程。这样的话,看起来好像学一个东西很慢,但若真的用心学会以后,后面的过程自然就更快。学习过程本身像磨刀一样,会越磨越快,最后每个人都可以磨出自己的那把倚天剑,屠龙刀。
这一段最后刘老师再一次提到了与南老的会面时他问南老的问题,“对于中医,今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南老的回答是“睡觉”二字。读到以后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我是忽然有一天在醒来后,我发现自己是知道醒来的时间,那一刻我大概对此有了一点的参悟:我们大部分时候,或者说在没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之前,我们大部分人「睡过去」其实是「昏过去」,不知道自己睡着了,而醒来时也会发懵,想一想“我在哪儿、我在什么时间、我醒来的时间对不对”等等问题。
这个可能就是其中一个深意。因为中医本身是「时空医学」,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是非常难以去把握疾病的。如果我们个体对自己所处的时空都是模糊的,也就很难去辨别疾病的所处状态及其预后。
中医真的是一门非常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学科,并不一定是它的知识点,知识点你可以只拥有一本《伤寒论》、一本《*帝内经》就够了,但真正的体证过程是需要一辈子去实践的。
就像一个病人来了,我们是否知道这个病人现在所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望闻问切获取信息、综合判断,这样的手段也需要时间去磨砺学习,反复不断地去琢磨。再则关于这个病人的预后,其实在当你看到Ta时已经是需要有预判的。这样的预判越准确,诊断和治疗也就越有效。
2、道与术
「道与术:从医之角度言,术乃医术,需要精湛,要能解决问题;道乃仁心,需有精湛之术方显仁心之行,故曰“道无术不行”。若仅有医术,而无仁心道行,则其术必为枯术,男友长青,行之必不久远,故曰“术无道不远”。」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四章·第二节
读书之原则实际也关联了这一章节后面刘老师提到的「道与术」。对此,朱良春老先生也说到,“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在我们实际的中医学里,“道”是人心,“术”则是医术。
老子也曾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当我们把自己的心空掉的时候,「道」的部分也就是在精进了。当我们不断拜师、学习,不断丰富知识时,也就是我们「学」的部分,或者说「术」的部分在精进。
对于书籍的记载或是言说,每个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范围去理解。我老师常说,我讲的课每个人都觉得是讲给自己听的吧。那是什么?那是「我见」。只有抛弃「我见」才能看到内容全貌。
所以老师一直在跟大家教导要不断地去拆自己的「墙」:知识的边界也好,认知的边界也好,甚至是很多局限我们的,物质的、精神的,阶级背景等等,当我们愿意去拆掉「墙」了才能看到内容的全貌。而跟师的目的大概就在于此。
3、学与专
「学与专:有的人只将希望寄托于新上,却不知大多数的新皆源于故。是以智者功夫多在温故,温故而知新,是不期新而日日新。」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四章·第二节
「学与专」同理。要先“一门深入”,这是提供「初速度」的基础。如果你的「初速度」是零,后面的「加速度」再多仍无基础可言,也就没有办法去行持。「一门深入」,才能「举一反三」。
我们学习,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学习目的是什么。刘老师在书里点得非常清楚:要过上好日子。然而什么叫好日子?每个人对此的定义或许不同,但我们所追求的「快乐」和「愉悦」的感受应该是相同的。
「所以过去是读书人,不是看书人。现在的人很多是看书人,很少读书人,而看过就过了。读却不同,读是要读进去的。我们读出声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时都动,都在起作用。」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四章·第二节
关于中医人的读书境界,老师在这也提了一点,说我们一定要去诵读。我自己在带领大家读《*帝内经》、《伤寒论》时说要跟大家一起来读书,也是读了个遍。为什么要「诵读」呢?诵读有诵读的意义,古人是非常注重音律这个方面的。《伤寒论》原序这一段我也经常诵读,非常有声律之美。
这里读给大家听一下。“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这里用词精准。望、色,对吧,然后是医、药,还有方、术,上、下、中,讲得字字清晰,非常优美,这个“越人”是谁呢?秦越人,就是扁鹊。
扁鹊有非常多的故事和内容其实是记载在这样一些古籍里的。秦越人当年就是遇到一个方术之士,传授于他「方、术」,这是「术」的部分。为什么要传给他「术」,那个方士观察了秦越人的言行很多年,也就是「道」。所以光有「术」没用,如果没有初心,没有本心,没有「道」的部分就没有真正的「得道」、「得传」。
4、感而化之
「大家要读好书,读圣贤书,要读,而不仅仅是看。久之,自然就会被它那种美感而化之。什么叫感化?什么叫化?化就是它变成你,你变成它,融为一体。达到化这个境界,你先感谢一篇不通顺的文章是不可能的。」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四章·第二节
最后,老师在这里提到了「感化」。文化人,首先要成人:成为一个人,然后是以「文」来化「人」。感化也是一样,首先要有感官。我觉得现在很多人的感官是被破坏掉的,噪音、颜色,包括视觉上的一些干扰及破坏。
还有之前我们提到的小朋友添辅食的这一环节。很多老人、现在的家长喜欢把食物混在一起一锅乱炖给小孩儿,这是非常破坏他们感官的。嗅觉的、触觉的,味觉的感官都会被破坏,因为所有食物混在一起时是乱混的,没有调和的部分。而食物本来的味道是干净香甜的,往往在混杂过程中本来的味道也被破坏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跟大家提,要适当地「断油盐」。规律性的或者不规律性的断油盐能够让我们的感官重启。我自己也是受益于其中,排除一些杂乱的、附加的东西。
读书同理。一般在经典上我都是要求大家一定去诵读原文,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先去看某某的翻译,哪怕是名家的翻译。都不用,就是先诵读经典原文。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下一次继续。
扫码添加|生活客服|提高生命使用效果子樂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