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王庆国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述评
TUhjnbcbe - 2022/5/28 14:32:00

太医说:《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在于其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十分重视对伤寒六经的研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为了比较全面而客观地向读者展示历代医家在六经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王庆国先生等査阅了大量的古今文献,并对六经诸说加以归纳,共得41种。本文为“《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主要介绍了:位向性量说、八纲说、证候抽象说、症群说、综合体说、治法说、六界说、六病说、环节说、时空说。

关键词:仲景学说;理论争鸣;六经;六病;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王庆国(~),河北沧州人,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首届百名名中医,国家第五批、第六批中医师承指导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教授学术传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掌门人。兼任国家药典委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生物医药学部副主委。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曾两度荣任国家九七三项目首席科学家,三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临床擅用经方,知守善变不落窠臼;不薄时方,勤求博采各取其长。擅长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内科肝胆病、胃肠病、心脑血管病、风湿免疫性及过敏性疾病。尤其对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瘀胆性肝炎、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免疫功能低下均有独到之处,另对妇科、儿科多种疑难病、常见病亦每取佳效。主编/著有《实用中医临床学》《日本汉医名方选》《刘渡舟医论医话则》《经方临证指南》《仲景学术研究》等四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正文:

11位向性量说

肖德馨“归纳六经含义有四种:定位、定向、定性、定量”。

定位,即六经有表示病变部位的含义。

定向,即六经有表示外感病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向的含义。

定性,即六经有表示疾病性质或属性的含义。

定量,即六经有表示病情虚实或盛衰程度的含义。

同时强调“只有把四种含义综合起来,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六经的内涵”。

12八纲说

日·喜多村直宽说:

“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因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

此义讨究本论而昭然自彰,前注动辄彼是纽合,与经旨背而驰也。……

凡病属阳、属热、属实者,谓之三阳;

属阴、属寒、属虚者,谓之三阴。

细而析之,则邪在表而热实者,太阳也;

邪在半表里而热实者,少阳也;

邪入胃而热实者,阳明也。

又邪在表而虚寒者,少阴也;

邪在半表里而虚寒者,厥阴也;

邪入胃而虚寒者,太阴也。”

国内有陈逊斋等亦从此说。

而张琪对此说持否认观点:

“近人又有舍弃脏腑经络,以八纲解释六经,虽然比较简明易懂,但对六经的实际意义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看法,只可作为抽象的概念,不能作具体的分析,所以其结果却是得半遗全。”

13证候抽象说

牛元起认为:

“证是六经的基础,六经是证候的抽象。

《伤寒论》采用了列证辨析的写作手法。……

仲景通过对各个证型的分析判别,根据各个证的品格的高低,普遍意义的大小而加以排列分类,从而构成全书的梁柱。

各经提纲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证中提炼岀来的。

先实践,后理论,先提炼,后命名,这是祖国医学实际的发展过程,也是六经辨证体系实际的创立过程。”

而且“把六经理解为证候类型的抽象,并不是否认它与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有关;

恰恰相反,它能更正确、更客观地反映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的病理而不囿于经络之狭”。

14症群说

此说受西医学理论影响,首先由陆渊雷们提出:

“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指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伤寒论》及《素问·热论》是也。”

50年代*文东、金寿山、盛国荣、吕敦厚、何云鹤、孙宝楚等皆执此说。

如*文东曰:

“所谓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就这六个病型的症候群,利用分经辨症,及其诊断方法,以鉴别表、里、寒、热、虚、实等种种轻重不同的情况,来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涩,以及针灸等种种不同的治法,这就是中医治疗伤寒的基本法则。”

何云鹤追溯了《灵枢)、《素问〉六经之含义,与《伤寒论》比较,认为其各有不同。

而六经“在《伤寒论》,指热病侵袭人体后发生的各类型症候群。……

症候群的名称沿用了当时的流行术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此掌握了一般热病的临床规例和传变,更由此创立了执简驭繁的药治方法”。

15综合体说

姜春华指出:

“《伤寒论》六经之名来自《内经》,但其内容实质已非经络之旧,作者融会《内经》全部阴阳概念,包括了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邪正消长等,成为一个多种概念的高度综合体。

它不是单纯的经络,也不是单纯的地区和病程划分,更不是简单的症候群。

后人不从六经全部精神与《内经》的全部阴阳概念来联系体会,而拘于《伤寒》六经中某些符合于《内经》的经络途径的证状为说,因此不能阐明仲景六经的实质。

吾人欲认识仲景六经,必须从《内经〉的全部阴阳概念(包括经络脏腑气血营卫等)来理解,决不可单纯地用某些观点来理解,否则就会陷于片面。”

16治法说

伤寒六经,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

因此一些医家对其研究侧重于治法方面。

钱潢认为:“大约六经证治中,无非是法,无一字一句非法也。”

又如尤在泾释《伤寒论》调治法,认为太阳的治法,不外乎正治、权变、斡旋、救逆、类病、明辨、杂治七种,其他诸经亦各有法,诸法如珠之贯通于全论,故名其著为《伤寒贯珠集》。

俞长荣亦云:

“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重点应该转移,不要在条文辨释上花费过多精力,而应该去研究它的精华所在一诊治大法。”

并指出“再过几十年或百余年,《伤寒论》必将改写。

那时也许‘伤寒’、‘六经’等名称将被改换,但本论的诊治大法精神将与祖国医学永远共存。”

17六界说

恽铁樵认为:

“六经者,就人体所著之病状,为之六界说者也。

是故病然后有六经可言。

不病直无其物。”

又曰:“伤寒论》之六经所言甚简,苟知其为病后之界说由属易解。

不必多为曲说,使人坠五里雾中也。”

刘渡舟指出:

“六经辨证……不是空中楼阁。

‘经者,径也’,据经则知邪气来去之路;

‘经者,界也’,据经则知病有范围,彼此不相混淆。

有了范围,有了界限,就能使我们在辨证时一目了然。”

如此界、经结合,以释六经之“经”字含义,不仅概念明了,而且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18六病说

刘绍武认为:

“在《伤寒论》的原著中找不到‘六经’立论的有力依据。

相反地倒有个条文在谈‘病’,这些条文明白地指出为‘太阳病’、‘阳明病’,……况且各篇之标题就是称‘病’而非‘经’的,依照原著,称作‘六病’在学习中反倒觉得明白畅晓,应用上敏捷方便。”

并强调“经”与“病”的概念有本质区别:“六经是生理的,其循行有固定的线路,虽无病,其存在依然;

《伤寒论》的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的划分证候类型的方法,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

19环节说

孙泽先认为:

“六经不是六个独立的病,也不是六个独立的症候群,它是疾病变化之中具有不同性质的六个环节。

这六个环节分别标志着正邪力量对比的不同情况,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疾病由量变到质变、由开始到终结的全部过程,从而概括出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中太阳病的主要矛盾在于相对阳虚;

阳明病的主要矛盾在于过度阳盛;

少阳病的主要矛盾在于气郁不伸;

太阴病的主要矛盾在于中阳虚衰;

少阴病的主要矛盾在于元阳衰微;

厥阴病的主要矛盾在于气机阻滞。

20时空说

岳美中曰:

“时间和空间,纵横地交织在一起,才形成宇宙。

人在其间,生存下去,繁殖下去,是须臾不能离开它的。”

认为“仲景之《伤寒论》,在总的辨病上,既审査到病在空间上的客观存在,又抓住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因此,伤寒六经把外感病分成三阴三阳,旨在空间和时间,不仅明辨了空间上客观存在的“证”,而且又认识了在变化发展时间上的“候”。

因此各方治的运用亦“都是既掌握了空间,又抓住时间,针对病情,很仔细地随机以应付之”。

同时指出,《伤寒杂病论》对于急性热病和慢性杂病“掌握了空间和时间的辨证规律,给我们不少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挖掘祖国医学的精华”。

?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王庆国,李宇航,王震.《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04):23-3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刊行,原著/王庆国,李宇航,王震,题目为小编新拟。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方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庆国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