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7日报道法媒称,年至年的瘟疫是欧洲人到来后影响墨西哥的很多流行病之一。这场疫病被认为是人类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仅次于“黑死病”。如今,科学家排除了天花、麻疹、腮腺炎和流感这些“嫌犯”,指出一种“肠热病”是这场瘟疫的罪魁祸首。
据法新社1月15日报道,年,灾难降临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人们开始因为高烧和头痛而倒下,眼、口、鼻中流出血水。通常,三四天后死亡就会到来。5年内,万人——估计占阿兹特克人口的80%——在一场流行病中死亡。当地人称这种病为“科科利兹特利”。这个词在阿兹特克人的语言中是“瘟疫”的意思。然而,在近年来,造成这场瘟疫的原因却一直是个谜。
如今,科学家排除了天花、麻疹、腮腺炎和流感这些“嫌犯”,指出一种“肠热病”是这场瘟疫的罪魁祸首。他们在早已死亡的受害者牙齿中找到了DNA证据。
德国蒂宾根大学的阿希尔德·瓦格内说:“年至年的瘟疫是欧洲人到来后影响墨西哥的很多流行病之一。但它在史上最具破坏性的疫病中排名第二,曾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瓦格内说:“历史学家就这场疫病的原因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现在,通过研究古人的DNA,我们能提供直接证据,为解决一个历史悬案作出贡献。”
瓦格内参与的这项研究发表在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
报道称,这场疫病被认为是人类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仅次于“黑死病”。14世纪欧洲暴发的黑死病导致约2万人死亡,这是该地区大约一半的人口。
报道认为,欧洲殖民者到“新世界”探险时传播了疾病。他们带给当地人从未遇到过的病菌。因此,当地人对这些病菌毫无抵抗能力。
年,在今天的墨西哥和危地马拉部分地区暴发了“科科利兹特利”。
年至年,第二次“科科利兹特利”暴发又导致剩余人口中的一半人死亡。
报道称,一位历史学家在记载这个时期的历史时说:“在城市和较大的城镇,人们挖了很多大沟。从早上到日落,牧师们不做其他事情,只是运送死尸,并将其丢入沟中。”
今天,科学家说,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罪魁祸首。他们分析了从葬于“科科利兹特利”公墓的29具骨架中提取的DNA。他们发现了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踪迹。
报道称,这种细菌会导致肠热病。如今,墨西哥的这种亚型细菌很少会导致人类感染了。
该研究团队说,很多沙门氏菌菌株通过受感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它们可能是通过西班牙人携带的家畜到达墨西哥的。
据悉,中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出现肠道沙门氏菌。
报道称,该研究报告共同作者、蒂宾根大学的亚历山大·赫尔比希说,“我们测试了所有可获得基因组数据的病原体和DNA病*”,肠道沙门氏菌是科学家发现的唯一病菌。
然而,可能的情况是,有些病原体要么没有被探查到,要么是完全未知的病菌。
该团队的成员基尔斯滕·博斯说:“我们不能肯定地说,肠道沙门氏菌是‘科科利兹特利’流行的原因。”
博斯说:“我们的确认为,它应被视为一个非常可能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