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刘运喜高校职称评审应回归能力本质
TUhjnbcbe - 2020/7/8 11:51:00

刘运喜:高校职称评审应回归能力本质


听到湖南教授做职称评委开房收钱消息的那一刻,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教育学院的宋涛教授没有感到丝毫意外。几年前,他就听一位在外地高校任教的评委朋友抱怨,每年临评前,家里来客总是络绎不绝,都是全省托各种关系找上门来的,每次都是在家接待到凌晨三四点,严重影响了家人休息。“存在即合理”,在宋涛教授看来,一边是千*万马挤独木桥,一边是对掌握生杀大权的评委缺乏监督,“如果不把偏离的评价指挥棒拨回来,丑闻的发生难以禁绝”。(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目前的高校职称评审是由省教育行*部门主导的一项行*工作,整个评审工作完全由教育行*部门来组织,评审专家由行*部门来聘请,专家活动由行*人员来安排。评审专家名义上是从专家库中抽选,实际上由行*部门指定居多数,少数担任领导职务的教授年年都是评审专家,一些行*领导也作为专家参与评审,左右着评审工作。由于社会对评审专家缺乏有力有效监督,以致出现评审乱象,闹出评委开房收钱的丑闻。 笔者认为,职称评审工作要真正起到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鼓励他们安心教学,潜心科研,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要务,就必须破除学术GDP魔咒,打破行*主导的评审机制,取消名额限制,回归能力本质,彻底堵死潜规则的后门。 一是改变行*主导的评审机制,由社会第三方机构组织评审。教育行*部门只负责制定评审标准和指标体系、评审过程的宏观监督指导、评审结果的审核批准。具体的评审工作由专业的社会第三方机构来组织,评审专家完全实行随机抽选,杜绝行*部门指定的做法。 二是实行评聘分离,取消名额限制。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评聘结合,教师一旦评上某一职称,学校就得聘任相应职称,享受相应职称待遇。但由于高校职数有限,需求者众,粥少僧多,教师之间竞争激烈,明争暗斗,能力考核演变成了名额竞争,背离了职称评审的初衷。而如果实行评聘结合,因为不受职数、名额限制,就能真正做到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标准面前一视同仁。只要有能力,只要符合条件,只要达到标准,就能上,有几个上几个,反之就下,任何人休想通过潜规则上。 三是排除一切行*干扰,以能力为唯一评审标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主要看两样:一看教学能力。考核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水平与效果的师生评价、教研教改探索成果。二看科研能力。考核教师开展的科研学术活动,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重点考察论文的同行评价、观点转载摘引、应用指导价值等。坚持以质取胜,不以量取胜。 总之,高校职称评审应回归能力本质,坚持能者上,优者胜,以质量考核代替数量统计,取消名额限制,引导高校教师以教为本,以学为乐,安心教学,潜心学问,教书育人,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做专家学者不做科研“匠人”。  作者:刘运喜


:徐芳)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运喜高校职称评审应回归能力本质